34、成长-第4/5页





    “汪大人莫非不看范尚书的面子?”

    “你拿不出路引,本官若轻易放你过去,有什么差池,可是担干系的,本官也很为难啊~。”应天府户部尚书是闲职,范济世的分量说大不大,但得罪了终归是个麻烦,不过他汪子谦也是遵照章程办事,再怎么得罪,也还有回旋余地。

    官儿拿腔做调,无非是想巴些好处罢了。孟常哈哈一笑:“如果大人要求流民‘附籍’,那小可也算交差了,不知汪大人如何安置流民?流民初来乍到,可没有自给能力,少不得累府台大人预拨半年口粮、衣物......若是垦荒,费时更久,还得给予流民耕牛、农具、种子等物,按律三年之内,复业者免税。汪大人,小可并不认为您带回几千流民会是大功一件。”

    汪子谦不由怔住,这厮晓得个中事宜,不愧是户部的人。天启年间灾荒不断,流民激增,时有迁徙,造成南、北直隶和两淮、浙江等富庶之地,出现人多田少的现象,安置几千人,无疑是个天大的麻烦,实情还真就如此。

    孟常微微笑说:“新皇登极,应天府众位大人正‘励精图治’,勾减流民,清明世道,以获皇上嘉赏,歙县若硬插一杠,岂不是叫各位大人脸上难看?唯恐汪大人来年的职方考验,堪以担忧啊~”

    汪子谦一想也对,咱是个武官,附籍不附籍干老子屁事儿,自己何苦得罪南京的大爷们,末了,脸臭臭说:“我闻报有匪寇压境,如今军士们也腾挪出来了,却不是那么回事,人人正满腹牢骚,你好歹打发点辛苦钱给将士吧?!”

    孟常松了口气:“多少?”

    “三千两,至少每位兄弟一两。”

    “你觉得流民队伍,能拿得出三千两银子吗?”

    “一千!”

    “五百,我私人奉上。”

    “......”

    “汪大人,你得给我们留点余地啊,后头还有个衢州府呢,我家大人又不是办私事,好歹也是奉了朝廷令谕的,要不你拉走流民得了!”

    又是这招!汪子谦不免暗恨,让对方原路返回吧,上头肯定不叫自己好看;扣留流民吧,搞不好霍乱地方,府台大人少不得参自己一本;就这么放行,又有点心不甘,嗨!你说这小子怎么就软硬不吃呢?“再给十石粮草吧,我看见你队里有!”

    “这......”简直是雁过拔毛,孟常无奈:“成交。”

    “妈的晦气!”

    “汪大人别这么说,我家大人自会承情,山不转水转,总会有帮上您的一天。”

    “说了这么久,你家大人名号是......”

    “楚峰。”

    明军动了,后军变前军,散漫地撤回歙县。

    望着明军绝尘离去,童令仍摸不着头脑,一巴掌拍过去。

    孟常不慎,被打了个踉跄,回头怒目:“干嘛!”

    “成了?”

    孟常笑容里,多了点不符合十六岁少年的成熟。“不然怎的?”这年头的大明,吏政荒疏、地方玩忽,才任得自己糊弄得手。

    李莫如赞道:“孟常真有你的,舌剑退敌也就这样,堪比孔明了。”少爷安排孟常当流民总领,果然是有道理的,只有他识得那官场上的沟沟坎坎,能消危厄于无形,换作其他人,还不得先打一场无谓的仗,白白损失亲卫吗?!

    孟常挠挠后脑勺,嘿嘿直笑:“侥幸,侥幸,我可不敢比诸葛武候。”

    谁知童令却持反对意见:“阴险,太阴险了,以后咱们得防得点孟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