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第6/8页
咸平四年十月十六日,大辽皇弟、梁王耶律隆庆,率先头部队行至宋辽边境的长城口。预先埋伏在这里的张斌,率所部骑兵,突然杀出。
此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辽军的弓弦都是用兽皮做的,被雨水打湿后松弛无法使用。辽军毫无防备,弓箭又无法使用,战斗力立马减半,被宋军顺利突破。
宋军越战越勇,杀获甚众,辽军节节败退。宋军眼看就要追上梁王耶律隆庆,就在此时,辽军主力大军恰好赶到。
张斌觉得兵力悬殊太大,再打下去,注定凶多吉少,按照计划,命令大军停止追击,调转马头撤回威虏军。
辽军整顿兵马,尾随张斌所部向威虏军进发。
长城口一役,宋军初战大捷。
在威虏军,三万宋军骑兵早已在城西列阵以待。魏能率军坐镇中路,秦翰和田敏分居左右两翼,李继宣所部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击。
◆血战羊山
长城口到遂城,十几里的脚程,对骑兵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中午时分,辽军大军到达威虏军。
宋军三万多骑兵,辽兵六万铁骑。宋辽战史上,前所未有的双方骑兵兵团大规模正面交锋之战,拉开了帷幕。
宋军背城立阵,侧后无忧,辽军虽然人数上占有优势,但擅长的迂迴包抄战术,此时失去用武之地,只能与宋军做正面对抗。
耶律隆庆决定做全力一击,派出王牌的重甲骑兵“铁林军”打头阵。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在左右两翼的配合下,宋军主将魏能带领主力精锐对辽军展开反冲击。混战中,辽军统帅铁林相公被宋军一箭射杀。
主将阵亡,辽军士气沮丧,惊慌失措,准备从来路逃走,于是向西北的羊山方向撤退。
魏能主力部队在激战后留下休整,这回上场的是宋军的第二梯队,秦翰和田敏立即率所部六千骑兵追了上去。
第三预备队李继宣部,同时移向威虏军城西北八里的赤虏,并派出联络官跟随秦翰部前进,准备随时策应。
辽军在威虏军城西一打就败,一败就逃。这一跑,正好又撞进了六郎杨延昭和杨嗣的怀里。
二杨本来是负责侧翼包抄的,没想到敌人逃跑速度太快,结果包抄任务瞬间秒变成迎头拦截的阻击战。
辽军撤到羊山,只听得一声炮响,早已在此守候的二杨,率领麾下六千骑兵,迎头杀出。
后有追兵,前有拦截,辽军真是苦不堪言。耶律隆庆开始还有些慌乱,见自己人马远多于眼前的宋军数倍,很快镇定下来。
只有杀死敌人才有机会从死亡边缘回来。绝境之下,走投无路的辽军,选择殊死一搏,对宋军骑兵发动了猛烈反扑。
强大的兵力悬殊,辽军基本上是七八个打一个宋兵。二杨的骑兵最命苦,完全是用人头在扛时间,所以也是伤亡最大的。
宋军节节后退,被迫退出羊山。一部分未来得及后撤的宋军死守羊山不退,最后全部阵亡。
二杨的正面阻击虽然宣告失败,但是却成功地拖住了辽军,为追击部队赢得了时间。
正当辽军占领羊山的宋军阵地,一路尾随追赶的秦翰部和田敏部,追上了辽军后卫部队。李继宣派往秦翰部的联络官,也及时将这一情报通报给进屯赤虏的李继宣。
得到情报后,李继宣立即带领自己的部下直扑羊山。在秦翰部咬住辽军后卫部队不久,李继宣也率军赶了过来。
随着二杨的退出,秦翰和李继宣二人所部的骑兵相继投入战斗,形势再一次发生转变,宋军由阻击状态变成追击状态。
这场战役,宋军活生生地将其演绎成一场接力赛。
秦翰部和田敏部由于参加了与辽军的威虏军城西大战,在加上急剧的追击战,体力消耗甚大,已渐不支。李继宣率所部人马一到,秦翰部和田敏部就悄然退出了战场。
李继宣部原本就是宋军最强悍的部队之一,作战勇猛,擅长追袭。作为预备队,养精蓄锐,一直都没有参战。这回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接下来的战事成了李继宣部的独舞。
连经恶战的辽军此时已无心恋战,李继宣身先士卒,追着辽军从羊山南麓转过山脊,一直杀到北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