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第7/8页
李继宣骑的马连续被辽兵射杀,前后换了多次战马。最终在牟山谷,李继宣部追上辽军主力。辽军终于退无可退,宋辽两军再次展开血战。
辽军惨败,一部分辽军簇拥着梁王耶律隆庆逃向宋辽边界。李继宣部带着满身征尘和丰硕的战果,回到赤虏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
十月十六日这一天,宋辽双方骑兵对骑兵,首战长城口,次战威虏军,三战羊山。最终以宋军击退辽军、斩级二万、阵斩辽统军铁林相公等将领十五员的辉煌胜利告终,辽军的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尽丧。
宋辽骑兵大会战,这在宋辽长达四十年的战争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此战的胜利,首先归功于宋军指挥官的群体智慧,其次是将领们之间的默契的配合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十一月九日,北面都部署王显遣寄班夏守赟,向真宗驰奏:“十月十六日,前军与契丹遇,大破之,戮二万余人,获其伪大王统军铁林相公等十五人首级,得伪印二,以羽林军为文,收甲马甚众,首领遁去。”
宰相吕蒙正领百官向真宗祝贺。真宗下诏表彰在此番会战中的众位将领,令桑赞率所部一万人马开到边境,让威虏军骑兵后撤休整。
吕蒙正也指出“边臣若侦候无差,遵守成算,克敌必倍。”
王显为此作了检讨,上章请罪。表示情报失误,驻扎中山的主力大军没能及时赶到出战,否则战果会更大,“显之前阵虽有捷克,终违诏命。”
打了胜仗,真宗也不想再责怪王显,亲赐手札,以慰其忧悸。
◆灵州失陷
灵州是弃是守,大宋朝堂出现两派意见。
知制诰杨亿等官员,觉得灵州是座偏远边城,粮草难济,劳民伤财,建议放弃。
宰相李沆也建议放弃灵州,道:“继迁不死,灵武终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国之疆土,寸土不让,犯我疆域,虽远必诛。更多的文武百官认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建议力守灵州。
真宗也不想放弃灵州,于是立即将秦翰从抗辽前线调任为西面行营钤辖,以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一同率六万精兵,前去救援。
灵州被围数月,饷援并绝。
咸平五年三月,王超大军被李继迁的人马阻截在瀚海,无法前行。
镇戎军别将张煦在张齐贤的劝说下,与张凝带兵入夏州界,由白豹镇抵柔远川,去救灵州。党项兵七百铁骑前来邀战,被张煦打得落花流水。
李继迁得知张煦的援兵抵达清远,又派清远的一名酋长,以甲骑三千,前去诈降,“愿给资粮,为饷导。”
张煦对张凝道:“我看这其中有诈。”遂严兵以待,果然是诈降。
宋军援军瞬间即达,李继迁不想让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他一边全力拦截,一边集结重兵,对灵州发起总攻。
张煦人马星夜赴援,最终还是慢了半拍。灵州城陷,裴济战死城头,为国捐躯。张煦、张凝再怎么努力,只能仰天长叹,无功而返。
李继迁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他本人又受辽册封为西平王,便改灵州名为西平府。
真宗闻讯,既震惊又痛惜,特地颁诏,追赠裴济为镇江军节度、尚书令。
杨琼曾经跟真宗拍胸脯做过承诺,如果贼兵入侵清远及青冈、白马寨,自己定会合兵与之死战。
由于杨琼支援不利,致使清远因内部兵力不足,被攻陷。战报传到真宗那里,赵恒不问是非曲直,将杨琼、冯守规、张继能等人,治罪下狱,按律当斩。
张齐贤上表奏请宽免,诏特贷命,免于死罪。将杨琼削去官职,长期流放崖州,冯守规、张继能等同样定罪,抄没家产,第二年,移送道州。
咸平五年正月,张齐贤被授任右仆射、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镇戎军经略使,判邠州,令环庆、泾原两路及永兴军驻泊兵并受齐贤节度。不久,又改为判永兴军兼马步军部署。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正在西北忙着对抗李继迁的张齐贤,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男女关系上出了幺蛾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