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路伐夏-第6/8页



  在西北驻防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没等到粮草,心急如焚,听白守荣这么说,信以为真,出

  面为白守荣说情。

  《宋史》载“继隆以浦洛之败上闻,言绍斌握兵不顾,自言‘灵武非我不能守’,欲图方面,有异志。”

  田绍斌是山西太原人,初侍北汉,后来归顺后周。对于从北汉归顺来的将领,宋廷上下多少都有些猜忌、顾虑和轻慢。

  土生土长的跟归降的将领比起来,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后娘养的,待遇能一样吗?

  这也就是为什么潘美对杨业没有多少好感,不力挺他的原因所在。李继隆这么想,完全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也是在情理之中。

  太宗不辨清白,大骂田绍斌是贼臣,“此昔尝背太原来投,今又首鼠两端,真贼臣也。”遣使将田绍斌逮捕下狱。

  田绍斌,汾州人,早年跟随北汉睿宗刘钧任佐圣军使,后周显德四年,率领五十名骑兵归周,被周世宗柴荣拜为骁武副指挥使。

  田绍斌一生戎马,为大宋征战无数。

  宋初,征讨李筠,左目为流矢所中,太祖在潞州亲自召见了他;到扬州征讨李重进,围城三日,歼敌千余;

  参与征讨南平、南汉、后蜀的大小战役、屡建奇功,从马军副都军头升到龙捷都虞候。平定南唐,又立大功;太祖亲征河东,田绍斌在北百井扼制辽兵,圆满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田绍斌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褒贬互有、升降无常,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

  对于浦洛之战,《宋史》记载如下,“二年春,命洛苑使白守荣等护送刍粟四十万于灵州,……而守荣乃并为一运,继迁邀击于浦洛河,绍斌不救,众溃,运馈尽为继迁所得。”

  按照大宋官方的说法,此次粮草被劫,主要罪责在于“绍斌不救”。

  田绍斌不幸成为这个背黑锅的,传旨太监一到,二话没说,直接戴上枷锁押往开封。经大理寺和刑部审理,田绍斌被贬为右监门卫率府副率,太宗将其打发到虢州任职。

  ◆灵州危机

  至道二年四月,李继迁侵袭吐蕃折平族,首领握散上表宋太宗赵光义,请求会师讨伐李继迁。

  五月,为了索回被扣留的谋臣张浦,李继迁再次纠合党项诸族,率万余众,包围灵州。

  一座灵州城,半部宁夏史。

  灵州身居内陆,往西可进抵河西走廊,连通甘州回鹘、凉州吐蕃,向南下则可到达泾原、环庆。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原朝廷在西北最重要的军事要地之一。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就是在灵州登基,开启了唐王朝收拾旧山河之路的。

  灵州背靠黄河,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养马放牧,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从西汉到大唐,灵州一直中原朝廷重要的战马养殖基地。中原骑兵,东征西讨,疆域空前,灵州战马可谓是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灵州知州,就是中原朝廷的弼马温。灵州这里不能出事,一出事,战马供应就断了,中原王朝再想天马行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至道二年二月,灵州知州侯延广病故,太宗命四方馆使曹璨知灵州、兼任河西钤辖。璨乃开国元勋、枢密使曹彬长子。

  古时的车马很慢,曹璨还未来得及就职,李继迁的大军就已经将灵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曹璨得知消息,立即从河西疾驰入朝,“党项李继迁率万余众,围攻灵州,守吏遣使告急,使者被李继迁捉去,因此消息断绝,请朝廷速速发兵救援,方保无虞。”

  灵州被围,十万火急!

  至道二年四月,太宗赐敕书招谕诸族,命十州都部署李继隆出环州,容州观察使丁罕出庆州,环、庆、灵都部署范廷召出延州,殿前都指挥使王超出夏州,西京作坊使张守恩出麟州,五路出师,进援灵州,围剿李继迁。

  此次五路大军讨伐李继迁,各路大军路程远近不同,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合兵一处。

  救兵如救火,救火队长李继隆不想多耽搁时间。他决定采取兵师孙膑孙伯灵的“围魏救赵”之计,不去灵州,而是直捣李继迁老巢平夏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