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说
“哪有什么馊主意不馊主意的,都到了这种火烧眉毛的关头了,郑兄那就直说吧!”杜子预脸上露出焦急之色,像是急着咬饵的鱼一般。
郑品心里微微一笑,但表面上却装着极其痛心的样子:“若是亲王将谋取京都,然后将其献于敌人,自然可以免于灾祸。”
“这,,,这岂不是背叛祖宗?”杜子预当时就像拒绝郑品的提议。
但郑品却连忙堵住了杜子预的嘴:“子预先不要急着拒绝,听我慢慢道来。”
听郑品这么说,杜子预也不着急了,今天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给杜子预的打击太多了,杜子预也需要时间消化一下。
“我曾在十年前游历过北方大草原,那里确实是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的地方。你看围攻我京都的骑兵不多,但数万之兵,也已经是大草原的极限兵力了。”
“偌大的草原,才这点人马?”
“生活在草原之上,面临的危险并不少,要适应凶猛的野兽,还要和其他部落争抢资源,能够有这么多骑兵,确实是集合了整个大草原的兵马!而生活在这种地域的民族,有好勇斗狠、争强好胜的武斗之风,互不相服,所以自古以来,草原上就没有统一的国度。”
“所以?以郑兄的见解?”
“能将草原上众多的部落集合起来,凝成一股绳,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是丝毫不比当年的齐武王、魏翊公差的,这样的人物,子预难道就没有早点投奔的打算吗?”郑品循循善诱,将帆平比作当年叱咤在中原北部的雄才英主。
“可是,”杜子预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这不是简单的事情,先是要谋反、推倒祖宗的社稷,然后要将这江山社稷拱手让人,怎么听都怎么像是玩笑一般。
郑品知道这时候记不得,也不再催促杜子预,而是让他一个人慢慢思考,他已经将利害关系给杜子预分析的清楚透彻了,如果杜子预还是因为胆小怕事而不敢行动,那只能说明自己的眼光错了。
离开亲王府,郑品缓缓在街上踱步。
“统一天下的明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这位奇兵突袭,手段颇为大气的草原可汗,倒是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帆平这边,不断的用白石给城墙上守卫的兵卒施加煞气。
白石之中蕴藏着煞气心界,帆平只需要用心力稍微催动,就能将煞气心界扩大,让煞气的作用影响到城墙上那些的守卫兵士们。
煞气这种恶戾之气,虽然能够在战场上促进兵士的勇气,让其奋勇作战、无畏生死,但当煞气消散之后,留下的副作用也不小。
当煞气散去,本来亢奋的兵士们也会丧失掉勇气,不仅疲惫不堪,而且精神萎靡不振,就像是过量的兴奋会导致精神疲惫一样。
过量的煞气影响会让这些兵士受到极大的心力创伤。
尤其是面对战争。长期受到煞气影响,这些兵士已经没有勇气真正的面对战斗了。
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产生恐惧本身。
煞气虽然散去,但记忆仍然保存。恶戾之气会重创这些守城兵士守护家国的心念,只是想到战争、拼斗,这些兵士就会两腿瑟瑟发抖。
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但在生死无情的战场上,却是致命的。
北魏的军官自然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帆平煞气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起潜移默化的,也是肉眼可见的,很快,北魏城中就传出了不少守城士兵自杀的消息。
几位最重要的将领也察觉到了这种情况,最终,消息反应到了杜子预的手上。
杜子预不干预政事,但是作为皇家的主事人,还是被几位老臣从幕后推到了前台,被迫决断当前的形式。
作为京都主事之人,杜子预自然去城墙上走了一圈,也听从郑品的建议,和郑品到兵营里微服私访、视察了一番。
情形,自然和郑品所说的丝毫不差,兵士士气低落,大部分兵卒都不堪大用,甚至连拿起武器的力气都缺乏。
杜子预清清楚楚的看到了这些,却没有能力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