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马勒俘



    七弯八拐,终于走出这段颠簸的山路,前面的路平坦了许多。

    “前方的村镇,就是冯家镇吧?”天辰问道。

    “是的,方圆六十里,最大的乡镇。”智哲爷抻长了脖子,眼观前方说道。

    秋收霜降之后,各家都活计不多,路上的行人也少,十分冷清。

    “明天初六,是冯家集吧,一六冯家二七滩,三八夏村四九崖,五十是个破半子圈。”哲爷说着。

    “冯:冯家,滩:白沙淮,夏村,崖:崖子,圈:石头圈。”哲爷解释道。

    “德全,要不明天赶个冯家集,顺便添些家什。”德全婶询问着。

    “也好,冯家集大,东西全,价钱还低些。”德全也有心赶集。

    “爹,给我再买个哨棒吧,我那个有点短了,我都长高了。”天辰关心着自己的小心思。

    “好,明天你自己挑去。”德全说道。

    马车停在顺风客栈门口,一行人下得车来.

    智哲爷与天玉一起,抬着车把,德全叔,把黑骡子卸下,牵到客栈后院,拴牢,并加了些草料。

    一行人,先后走进客栈,点了些吃食。

    颠了一天,也累了一天,吃完饭,各自睡去。

    清晨四时许,栈外便有声响,前来赶集的人,许多已经到了。

    昨天,一听说赶集,可把晴真乐坏了。

    天刚蒙蒙亮,晴真就敲天玉和天辰的房门。

    “玉哥,玉哥,起来了没有,早点起床,赶集去。”晴真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

    “带好天辰,别让他跑丢了。早去早回哦,半晌,我们接着上路。”德全叔叮嘱道。

    “没问题,咱们走吧!”天玉、天辰、晴真,他们三人一组,向集市上走去。

    冯家集,在南北河的两沿,中间有三座桥,东沿是工具家什,西沿是零食小吃。

    “先逛东沿,帮我选个哨棒,然后再来西沿。”天辰一心只想哨棒。

    “天玉哥,你不需要添点什么?”晴真望向天玉。

    “咱们等返回时,再购吧!”天玉,还是有些思考。

    三人正向杂货市走去,只见西沿一阵骚乱,只见一辆马车,从人群中穿过,车上象是穿着军装。

    “这么挤的市场,马车如何能穿得过去,这是哪帮的兵?”天玉说道。

    “日本兵,来采购了,甲午海战,我们中国战败了,不仅赔了款,还割了威海给日本,威海那边守海,东西少贫穷,这是到咱集上来采购了!”一位长者,戴着棉帽,吃着老旱烟说道。

    “每集都来,一次来采购很多,据说,刘公岛驻扎日本兵有八千呢,一个加强旅。”

    “哦,驻这么多兵!”晴真听着新鲜。

    “昨天,那个日本浪人,是否与这些日本兵有关联?”晴真小声对天玉说。

    “很有可能,日本人都穿一条裤子,好不到哪里去。”天玉压低声音回道。

    “日本人都长的矮小,老辈人都称他们倭寇,咱们沿海没少跟他们打交道。"长者老汉又说道。

    “我们住在小山沟里,外面的事情一点不晓得。”晴真好象对这新鲜事,有点理解不过来了。

    “咱们村离海远,怎么着,他们也不会到我们那里。”天玉说道。

    “那可不一定,都说日本人鬼,有人的地方,就有鬼,嘿嘿!”晴真快言快语,又有新想法。

    “日本人为了得到赔款,占领威海来要挟,以我们的国土,要挟我们,真是不要脸面!”长者又说道。

    “在自家口挨了打,毁了家什,还要赔款割地,这是什么道理?"

    这时,几个年轻人,随手执着泥块,掷向日本兵,以发泄心中不满。

    “天辰,这个哨棒如何?”天玉拿起一根哨棒,递给天辰。

    “嗯,这个好,比我那个结实,就这只了!”天辰,倒不挑剔。

    “金黄坚心,取个名字吧!金棒千钧,如何?”天玉问询天辰。

    “很好,千钧一发,金棒护驾!吉祥!”天辰,这领会能力,也是一顶一的高。

    付了些铜板,三人又向西沿走去。

    不知哪家的铁桶,摞得太高,倒落一地,那声响极大又尖,日本的驾车的灰马,一蹶子撂起,嘶鸣着,惊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