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市恩扬名-第3/4页





    与许阳的接触虽不多,但他已渐渐了解了此人性格,好听点说是个“重视名声”的,不好听点说就是个“沽名钓誉”的。与其拒绝,不如干脆地收下。这样子,许阳反而会更加高兴。

    等送钱的人走后,亭舍诸人围聚周澈身边,裴元绍啧啧称奇:“真没想到,许阳居然还能做出这种事?”

    严伟两眼发光,说道:“两块金饼,三四万钱!泰坪里那边最多还缺一万来钱,剩下的咱们分了吧!”

    邢刚看不惯严伟这幅德行,说道:“许阳这钱是给澈君的,可不是给咱们的!”

    韦强问道:“澈君,这钱打算怎么用?”

    “严伟说的不错,除掉给泰坪里的还能剩下两三万钱。……,这钱,是许君送来的,咱们当然不能分,而是应该用出去给许君扬名。”

    “如何用出去给他扬名?”

    “我本就在想,如果只照顾泰坪里会不会引起别的里中住民不满?如今许君送了钱来,正好可以问问其它诸里有何需要,尽数用在里民身上便是。”

    所谓“借花献佛”。将这钱用在诸里的身上,既为许阳扬名了,也为自家博得了声望。可以预料,等这笔钱用完后,周澈在本亭、乃至在本地的名望将会上到一个新台阶。

    穿越后,因为深受“黄巾起事”的压力,周澈一改前世的懒散,变成了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在前世的时候,他听过一句话:“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你会怎么做”?当时他不知道,现在他知道了。所以,在拿到许阳送来的钱后,第二天,他就召见了各里的里长,在后院的室内商议这笔钱该怎么使用。

    ——顺便介绍了姜枫给他们认识:“这是我外地来的一个朋友,路上遇到劫贼,被毁了容貌。”

    现下世道不宁、道路不靖,流民多有、群盗蜂起,远行的旅人碰到劫贼实在司空见惯。里长们虽有些奇怪是哪里的蟊贼居然狠辣到毁人面容,但没有对此生疑。

    周澈在本亭威信渐立,他们都很客气地与姜枫见礼。见礼毕,姜枫不愿与他们多说话,退回卧室。

    周澈笑与诸人说道:“乡亭许君闻本亭里民贫困,心有不忍,固遣人送了两块金饼来,欲以略补诸位里中的缺乏。我今天请诸位来便是为了此事。大家议议这钱该怎么用?”

    里长们吃了一惊:“许阳送了钱来?两块金饼?”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周澈捧许阳,同时反过来,许阳的连番举动实际上也捧了他。先是不收邢刚的欠债,接着又送两块金饼来。里长们本以为对周澈已是高看一眼,此时却发现原来他们“高看”得还不够!周澈只是一个亭部副长,能折服许阳已出人意料了,而这许阳居然还又送了“两块金饼”来!要知,便是本乡的有秩蔷夫秦波,许阳也从没送过一文钱给他!

    短暂的惊愕过后,诸人回过神来:“两块金饼,三四万钱!”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望向周澈的目光一个个变得热切起来。

    泰坪里的里长何举说道:“许君周人之急,令人钦服。”

    坪北里的里长铁明打断他的话,谄笑阿谀:“许君固然周人之急,但他怎么不周济别的亭部?该佩服的是澈君才对!……,澈君,小人里中正是缺钱!”

    他话音未落,坪南里的里长急急插嘴:“小人里中也是缺钱!”

    话头一打开,里长们互不相让,吵嚷争先。有说也要买桑苗的;有说要修葺里墙的;有说本里孤寡太多,冬天来了,要出钱抚慰的。等等种种,各种理由都有。

    一直吵嚷了一个多时辰,没个结果出来。

    在这期间,周澈没怎么说话,只是微笑着听他们彼此相争,等到室外的日头渐渐移中,快到午时,才开口说道:“诸君所言,我皆闻之。诸君里中所需,我亦知之。诸位且听我言如何?”

    诸里的里长停下争吵,皆恭谨说道:“请澈君说。”

    “亭中六里,你们或要修葺里墙、或要抚慰孤寡、或要买桑苗、或要种葱韭,这都是应该的。不过事有先后、人有轻重,虽都应该,却也应分出一个轻重缓急。你们说对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