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寿春之战(223)-第3/3页





    当然发现人才只是开始,如何保证人才培养,又如何保障人才能够兑现天赋最终成材,才是关键,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刘澜设立的讲武堂,说白了就是提供了一个发现发掘并培养人才的通道。

    当然现在只是在摸索阶段,可假如有朝一日这一套模式被确认是完全可行之后,那么刘澜就不仅仅只是在部队中挑选人才,而是从民间从庠序内招募。

    而此刻的朱皓,显然不在刘澜的考虑范围,但是他却非常认真听取着黄忠对他的指点,并牢牢记在了新建,

    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在黄忠面前翻身下马之后,将一纸密信递了过来,密信是放置在檀木盒中,而在檀木盒上更是雕刻了一个大大的徐字,这个徐是谁?在刘澜帐下,姓许的将领可不多,徐庶、许褚以及徐盛,排除就在南昌城内的许褚,也就只剩下了徐庶和徐盛,忙将密信拿出,果不其然是他猜测的徐盛,而他在信中使用了暗语,这是一段看上去无外乎就是在问候老友的书信,但只有熟悉密信之人才会从书信内容中挑去其中的关键字,找出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而当黄忠把这几字挑出来再次组合之后,眼中立刻露出了了惊喜之色,对一旁的朱皓说道:“我们援军来了,徐盛已经进入了豫章境内,但听闻九江军围城,所以询问接下来他该如何行动?”

    朱皓大喜,连忙问:“徐盛,他带来多少军队?”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徐盛的名字,毕竟在刘澜帐下,真正名气大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他所知道的也不过就是关羽、张飞、赵云这几名声在外的当时名将,其他的将领则就很难了解了。

    “五千人。”

    朱皓的脸色瞬间起了变化,之前的激动更是一扫而光,这五千人能起到什么作用?可是他也明白,毕竟是援军到了,有着五千人,更能确保南昌的安全了。

    他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对黄忠说,道:“叔父,徐盛你打算怎么安排?是让他进入南昌协助我们还是……”

    “先让他按兵不动。”黄忠的想法很简单,先看看九江军的战斗能力如何,如果很凶的话,那时就是不想叫徐盛来协助也不成了,可如果九江军远远超出他的设想,根本就攻不下南昌,还要他们不得不装出一副马上要破城的样子,那就不如把徐盛留在外面,到时候效果明显要比他进入南昌更有好。

    黄忠当年与刘澜齐名,而在用兵之上两人的风格也非常相似,当然比起只善用奇的刘澜,黄忠算得上是正奇结合的佼佼者了,所以他更希望他在这里拖住九江军,关键时刻再由徐盛从后发起袭击,与其对九江军进行夹击,并一举将九江军击败。

    黄忠的目的很明确,最好能够一举彻底击溃孙策军,而不是让他们一个个再逃回九江。可这样的难度毕竟非常大,真要达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本书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