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初战交锋(57)-第2/3页
太史慈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张北同样如此,张颌率领本部前来,这已经足以证明刘澜对吴郡之战的重视程度了,而且他还从中嗅到了一丝特殊意味,主公对于吴县之战,可不仅仅只是打算被动防御,而是想借此机会直接将吴郡夺下,毕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乃吴县许贡主动挑衅,他们顺势为之,夺下吴郡占着大义,不然这一次错过了这样的良机,下次再想找一个由头可就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虽然一切都还是猜测,毕竟主公并没有直接给出夺下吴县的命令,但很可能张颌将军却带着这样的命令前来也未必可知,那么现在他们就必须先冷静下来,最少不要轻举妄动,一切待张颌到来之后再做分晓,而且援救即将抵达,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再去冒险,以稳为主乃最佳的选择,想到这里,张北便对太史慈说道:“将军,既然张颌将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我觉得攻打吴县可以先缓一缓,此战到底是要先灭许贡吴县主力,还是先破吴县,最好还是要与张颌将军商议之后再做决断比较好一些,现在我们只要加强戒备,在张颌将军抵达之前不要轻举妄动,给许贡以机会。”
“你的意思是我们放弃攻城?”
“是。”
“你觉得许贡有可能在我们攻城时驰援而来,对我们进行夹击?”
“不确定,但许贡绝对会有所反应,但他会如此对我军进行反制末将无法确定。”张北摇了摇头,有援救与没有援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没有援军,他们只能冒险,就算知道攻城只要不到五成的可能把许贡吸引回来也必须得去尝试,但现在援军既然到了,那么在他们现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不轻举妄动自然是首选,这样一来,敌军就算有什么动神作书吧,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进行牵制,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甚至还能在援军抵达之后与其配合,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而且,攻打吴县确实是冒险之举,虽然城池年久失修,可这情况却与秣陵城如出一辙,犹记得丹阳之战时,孙策面对刘繇驻守的秣陵城,面对残破的秣陵城池,足足用数万大军攻了三个月之久却依旧对秣陵城毫无办法,而现在他们在这里不过区区五千人的部队,虽然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可想攻破吴县也绝不会太简单。
张北不无忧虑的说道,太史慈明白他的想法,之前他们之所以同意攻城,其实就是在博赌,赌许贡会在他们攻城后回军,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围城打援,可这决定本身就是在冒险,如果许贡不回军,那么他们就将陷入到被动之中,可当时的情况,他们别无选择,但现在张颌来了,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当即叫来书吏,他要给张颌写一封文书,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尽快赶到阳羡,现在的情况,如果能够一石二鸟,不仅要消灭了许贡,还要夺下吴县!
这个大胆的想法一出口,立时就让张北冷汗直流,他已经猜到了太史慈的打算,这是要再一次主动进攻许贡了,用最小的代价把他拖在阳羡动弹不得,待张颌一到,便能直接投入到战斗之中,将其一举击败。
这决定太过冒险,他们的兵力与许贡相差的太过悬殊了,虽然在开战之初偷袭成功小胜一场,但敌军既然已经有了防备,那再相遇可就没有任何胜算,何况现在人家就在阳羡城内,偷袭几乎没有可能,只能真刀真枪的硬干,那么他们一旦主动前去,所要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甚至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可能。
这个决定太过冒险了,就算最后张颌赶来消灭了许贡,结果也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而现在他们,就算不进攻吴县,也不应该去阳羡,反而是退回去最好,退到毗陵,还能有防御神作书吧用,最少能让许贡不敢轻举妄动,就算动,也必定是朝着他们所在的毗陵而来。
在张北的建议下,太史慈放弃了自己的鲁莽想法,放弃了进入阳羡与敌交战的想法,同样,也放弃了进攻吴县这一想法,选择了退回毗陵,这是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就像张北所说的那样,现在这个情况,不管是进攻吴县还是进攻阳羡,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