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徐州之战(313)-第3/3页
虽然和氏璧在秦昭襄王时期又回到了赵国,但最终他还是被秦王得到,只不过已经是到了他另一位秦王手,他便是秦始皇,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之后,便命工匠制作成了这块传国‘玉’玺,并李斯撰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个鸟虫形篆字,并由‘玉’石匠镌刻在和氏璧,于是和氏璧从此便成为了这方‘玉’玺,又名和氏玺。
之后和氏玺辗转到了高祖手,高祖称之为“传国玺”,其后传国‘玉’玺便成为其固定称呼,反而和氏玺便少有人得知了,而也是从高祖之后,传国‘玉’玺成为了得国失国的象征,只有手掌握传国‘玉’玺,才算是真正的天子。
及至新朝,王莽篡位,派其弟王舜前往长乐宫向孝元太后索璧,不想孝元太后却怒而将‘玉’玺摔于地,致使传国‘玉’玺摔坏了一角,王莽得之,命人以金金镶补去。
光武兴,传国‘玉’玺又到了光武手,传至献帝,‘玉’玺再次遗失,后袁绍听闻‘玉’玺为孙坚所得,他之前因行玺立刘虞被众人反对,此时听闻传国‘玉’玺在孙坚手,自然要从其手取得,可不管如何威‘逼’利‘诱’,孙坚却强硬对待,并因此而脱离了联军。
伺候孙坚之子孙策为求兵援其舅父吴景,便以‘玉’玺为质,从袁术手换来兵马粮草,‘玉’玺遂落入袁术之手,而袁术在得到‘玉’玺之后,称帝野心便再也无人能够阻止,算是宗承,也因为劝阻袁术被害。
曹‘操’听着宗承讲说着这些前尘往事,虽然很多事他都是知晓的,但是传国‘玉’玺在孙家手这事,却一直都是传闻,他并不觉得此事是真,至于对当年袁绍刁难孙坚,也更多的觉得是因为孙坚乃孙策帐下,袁绍刁难他完全是寻以个由头,现在看来袁绍是当真知晓传国‘玉’玺在他手才会那般对孙坚的。
而传国‘玉’玺因为又传国二字,别说袁术得到他,算是天下任何一人得到,都会萌生称帝的想法,毕竟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可是在大汉朝流传了四百年,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而能得到‘玉’玺能做皇帝的传闻,试问谁人能在得到‘玉’玺的适合不动心?
不管是当时的孙坚还是之后的袁术,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怪不得他突然之间竟然打算称帝,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方传国‘玉’玺的原因,那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有所挽回了,连总承都失败了,指望杨弘更不会有希望了。
“曹司空所言不错,这方‘玉’玺本没什么,但如果被冠以气运、气数的话,那足以让人‘乱’了心智,对自己乃天选之子深信不疑,此刻的袁术认为这是老天选择了他来替代汉室掌管天下,不管我如何劝说他,他都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
宗承非常的无奈,一块‘玉’玺,气数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或许这本来是高祖为了汉室天下稳固而故意透‘露’给世人的信心,偏生对于那些野心家们来说,却出现了得得‘玉’玺者得天下的传闻。
试问这块‘玉’玺如果当真有这样的能耐,那秦王朝也不会覆没、王莽不会篡位,董卓也不会‘乱’京。
所以与其指望一块‘玉’玺,还不如多善待自己的百姓。
但这番话,袁术听不进去,因为他的思想,从来未把百姓当人,他宁肯相信得‘玉’玺者的天下,也不相信自古以来得天下者,无一例外不是得民心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