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落幕



    郑家在安F县已经很根深蒂固了,经营这么许多年,朋友多,表面朋友也不少。

    钱喜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也不是他傻。如果事实真的是按照钱喜的想法的话,他此时的作法不失为一个机会。

    在安F县想要取郑家而代之的商人很多,钱喜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就是在赌,如果他成了,借着这个机会把郑家的信誉打下去,肯定会有人站起来帮自己。

    商人重利,但是前提是要重信誉。信誉才是一个商人起来的最重要本钱,郑家在安F县一直是一个口碑极好的商人家族,但凡有个灾害什么的,郑家都会组织施粥救济,有些东西积累起来是需要长年累月,但是弄垮却只需要一天,甚至一柱香的时间。

    钱喜已经在动摇郑家的根本了,不过郑家老爷子似乎只是生气,却没有该有的那种极度的气愤。

    宁方远想着这位钱掌柜该是喝醉了,所以对于他刚刚说自己的不逊的话宁方远也不放在心上,钱喜这边却不依不饶。

    说了郑家,钱喜的矛头指向了宁方远。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此时的宁方远就是这个石头,搬石头的就是这位郑老爷子。钱喜就是要用宁方远这块石头把郑家给砸倒。

    “一个书生而已,手无缚鸡之力,竟然说从虎头山上救下了一个女孩。”

    “各位,虎头山是什么地方,大家心知肚明。那种地方向来是有去无回,凡是被绑了上去的,没交够钱财。你们见过哪个活着回来了?”

    “这些年,从虎头山上抬下来的尸体还少?今儿个苗知县也在,说句不逊的话,官府派了多少兵,去了多少次?死伤无数,虎头山现在如何?不还是在那里!一个书生而已能比官府的兵壮厉害?这些年也就苗知县在这里对虎头山是拿了劲儿,这两年虎头山的匪患确实消停了点,在这里我为苗知县为咱们安F县治理匪患,敬上一杯!”

    说罢,钱喜又给自己灌了一杯酒,这一杯是为了敬苗知县,也更是为了给他壮胆,因为至此他已经算是完全豁出去了。

    “好!”

    有那么几个已经被钱喜的言辞说动,这不,已经有人叫好。

    虽然只是寥寥几人,对于钱喜来说也是好事,起码有人开始往自己这边站了。剩下的大部分还是在观望,钱喜知道自己需要再加把火,只要苗知县率先点头,那么观望的人就会站自己的边,到了明天消息传开,郑家名誉扫地,剩下的就只剩下把墙推倒了。

    “一个书生而已,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书生。那么就算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指望他从虎头山上逃出来,在坐的各位你们能信几分?况且还带一个女孩。”

    “退一万步讲,郑语玉被抓上去多久了?按照虎头山的尿性,一个多月早就该有人向郑家要赎金,怎么就拖了一个月?这是为什么?贼人嘛,不图钱还能图什么?色呗!”

    “一个多月啊,时间可真的不短啊,估计虎头山上下玩的也都厌倦了,郑老爷子您最后是花了多少钱给您的孙女赎回来的?嘶...再带一个书生恐怕要更花点钱吧。当然如果那虎头山的贼人还有点良心的话,我觉得他们应该给您送钱才对,毕竟一个多月的使唤,就算是风月阁的妓女也得不少钱呐!”

    使唤,这两个字用在这里已经是很肮脏的词了,还说的是自己个的孙女,郑家老爷子肯定生气,可是今天他不打算出头,他要看看这个书生准备怎么说。

    瑞祥楼的菜肴真的不错,不愧是安F县最好的饭店之一,这满桌子的菜,宁方远是没有见过的,更不要说尝过。在苗知县动过筷子之后,宁方远也就不再拘束开始吃眼前的菜。人是铁饭是钢,顿顿不说吃好的,总得吃饱,这些道理是他娘教给他的。

    因为饿,所以宁方远是这张桌子动筷子最为频繁的人,钱喜的话宁方远也听着,思考着。嘴上呢,他也没有停下来在吃而已。

    遇到事情不能急,要稳,要缓。老爹的话宁方远也都记着并且逐渐开始实践,越急的事情越不能出错,但是出错与急往往同时出现。宁方远现在表现的就比较稳,一个十七岁的书生表现的与他年纪极不相符的稳重。他在等,等钱喜把话说完了自己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