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动荡之时



    晚明这个时代,呈现的一种末世格局,其本身堪称就是奇葩。???.?

    西北荒灾,华北鼠疫,江南却因为地理位置独特而闲情逸致。

    明朝一大帮士大夫,此刻拿着朝廷大笔薪俸,每日却是屁事不干,除了聚众吟诗作对,下棋游湖,狎昵歌舞,就是拉帮结派,缔结党羽,暗地里偷税漏税,兼并平民的土地。

    男人的社会里,金钱之下有个东西是必然附加的,那就是女人。

    明朝的女人远远没有今天的女人社会地位高。

    一大群贵族男人们,手里通过各种投机商贸,内外勾结官商,挪用和侵吞公款,因此闲赋的钱很多,购买的别墅山庄事实也闲置很多,当时家中私藏、暗收姬妾是常见的一种事情。

    毕竟世人追名逐利者众,何况历来就有如此包养一说,

    而且这些人包养的姬妾,大多来自红馆名楼舞姬,或者夜总会出名的戏子,自然也带着各种产品广告代言人。

    天灾**,民生流离,难民都向南部城镇大量涌现......

    这样的流动人口,带来的就是男人、士大夫们不停的换新鲜女人。

    上行下效,老爷们既然玩女人很风雅,而且还把玩女人写成诗词歌赋来传颂,那小民肯定也会学习。

    小民有当时小民的一种玩法。比如寡妇暗中就近偷个汉子,独身男趁机去搞邻居老婆之类的。

    在这样的动荡时局,社会奇葩风气之特殊环境下。于是诞生了众多的明末文学巨著。

    比如《金瓶梅》,至于这本**在明朝的民间会有多么受欢迎,我们无从知道。

    事实在官场上就有很多人广为流传,甚至于还到了皇帝的后宫人等手里。

    不过凭借这一本荒诞无奇,事实明显拼凑杜撰的一个故事,在民间引起的事实与波澜,我们不难看出,万历野获编里面的描述,金瓶梅的番外编,续写,改写,等等后期附加的作品,或者有点关联的作品此后历年居然品目繁多,事实相同情节的书册等,各种版本还数不甚数。

    但是在这些荒淫的作品下面,往往读者都会冠之以讽刺等等语句。比如万历年间的金瓶梅改编版本《玉娇李》,就是把武大郎和西门庆换了个个,西门庆成了卖烧饼的憨厚男人,武大郎变成了到处乱搞女人的男人。

    潘金莲仍然是历史中被人群事实定义的一个**。

    这里面的语句,写的比原版《金瓶梅》的词语甚至露骨一万倍,几乎就是现在完全能被封杀的,涉及到低俗色情和人类生殖一类的庸俗小说。

    这种书为了彰显其正当性,都会另外的加上讽刺时政,或者讽刺社会风气等等理由。

    当然,《玉娇李》这本书据说是最终的原本都失传了,现在也看不到其里面的内容到底有多么言词上的犀利。

    当时这本书均是手抄本,其实当时只要有点钱,拿去印刷局去刻板印刷的话,是丝毫没有问题的,事实那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来管你。

    从这个社会侧面体现的文化氛围来看,从当时的一种例子可以看出来,明朝末年的社会风气,似乎已经到了完全失控的状态,一个社会的文明和道德事实已经如此的败坏了。

    人类的廉耻和做人的底线就此都没有,社会其实是朝着无可挽救的一种方向前进着。

    明朝天启年间,熹宗皇帝朱由校事实荒于朝政,太监魏忠贤一党独揽大权,大肆剿杀异己,排挤朝中重臣。

    事实上的明朝内部危机重重,熹宗皇帝自己也是感觉无力回天,在悲愤中病逝。

    此后的信王朱由检继位,改年号崇祯,立志改新朝政,重振大明,无奈朝廷历史积弊太深,加之朱由检此人生性多疑,推新不力,虽有一代怀揣绝世武功的英豪陈王廷,倾心的在一侧尽力辅佐也无济于事。

    最终明朝王室弄得众叛亲离,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空怀一腔治国之心,在一棵树下魂归阴山。

    大明王朝就此灭亡。他们的曾经作为,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