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一只苍鸢在淡蓝的天穹出一声凄厉的鸣叫。如果它俯瞰身下,那么它也许会感到震惊。因为在山野间,一条黄色的‘巨蟒’正在蜿蜒的向北部前行,而这只巨蟒的目标则是南阳重镇,宛城。&1t;/p>
宛城乃南阳的军事要地,城垣建立在山坳间,易守难攻,作为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中枢要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1t;/p>
但是行军时的一切仿佛让人感觉这不是在行军。兵不血刃的攻下郡城之后,几乎每个人的手里都能有一样像样的兵器,廖淳扛着从百夫长那里取来的长枪,走在万众之一的黄巾军之中。队伍的前面,孙夏韩忠等人骑着战马围在张曼成两侧,这位太平道教的神上使意气风,他期望着他的队伍能势如破竹一般攻下宛城,然后兵临东都洛阳城下。&1t;/p>
这条黄色的‘巨蟒’似乎并不着急前行,在它看来这个宛城似乎早已是它的腹中之物。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一股官军正在向宛城方向疾驰。&1t;/p>
傍晚,军队驻扎,土灶旁干燥的木炭的余烟并未散尽,廖淳坐在南阳的这片湿地上,望着天际下沉的太阳,那微红的余晖染红了所有人的脸庞,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然才会感觉最安逸。&1t;/p>
廖淳的怀中,两件东西,一个是禇贡的长剑,另一个就是蔡家大小姐给他的药瓶;廖淳到目前为止都回想不起来我是怎么来到这个肆意杀戮的队伍中来的。这里离他的家乡襄阳应该非常遥远。廖淳那破落的茅屋是不是早就被那些乡野闲汉弄得支离破碎,还有屋后的一垄薄田…&1t;/p>
思乡的夜晚是最难熬的,那一晚我彻夜难眠,据百夫长说,此地离宛城已经不远了,但是廖淳却感觉一种死亡的气息也悄然临近。&1t;/p>
五更拔营,廖淳扛着长枪踏着田间沾着露水的野草,远处连绵的山影也在逐渐清晰,百夫长依旧是呵斥着那些懒散的兵卒,队伍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黄巾军将领那马蹄声也如轻叩地狱大门般让人心中出现一种莫明的恐惧,该来的迟早都会来…&1t;/p>
正午的骄阳灼烧着脚下的土地,三面环山的宛城此时早已坚壁清野,宛城四周的屋舍尽已烧毁,这也让这支黄巾军失去了粮草的来源,不过在所有人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破城之后他们就会得到任何所需要的。&1t;/p>
当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宛城静得出奇,就像一是一座死城,没有任何生气,城楼上没有大旗,更没有哨兵,城门紧闭,似乎守城的主将是想死守宛城。&1t;/p>
“来,你去城门前打探一下。”韩忠对一个黄巾军说。“得令!”这个黄巾军一通小跑,向城门奔去,当这个黄巾军离城门还有十余步的时候,城楼城垛处突然飞来一箭,这个黄巾军还来不仅躲闪,咽喉已经被长箭贯穿,在他倒下的同时,本来空无一人的城楼上突然冒出几十个弓箭手,如飞蝗的箭雨从城楼上射出。&1t;/p>
“中计了!”赵弘大喊。“给我上!”韩忠大喊,黄巾军手执着长枪叫喊着冲着城门杀去,但是多数倒在倾泻的箭雨下,只有少数带伤跑回了阵营。廖淳飞奔到城下的时候,一个奄奄一息黄巾军用求助的目光看着他,我一面挥动着长枪以档开飞来的箭,另一面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往撤退的人群里拖。&1t;/p>
“咳咳…我还不想死…”这个黄巾军说。廖淳没有答话,只是拼命地往队伍里面跑。无数飞箭擦着他的头皮飞过,而那个被他拖着的黄巾军气息越来越微弱,身后廖淳听见无数被箭射中的黄巾军出的阵阵呻吟,还有扑通扑通倒下的声音。&1t;/p>
韩忠依旧大喝着继续冲击,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人敢继续冲上去,因为城门下,百十具头裹黄布的尸体躺在高大的城墙下面。此时城楼上突然升起了一面旗帜,廖淳回头望去,上面绣着一行大字“南阳太守秦颉”。&1t;/p>
这个时候,城楼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甲胄的人,如果廖淳没猜错的话,他就是太守秦颉。他面皮白净,微捋长须,大喝道“黄巾反贼,还不下马受降!”张曼成怒不可遏,大喊道“鼠辈,快出城,躲在城上放冷箭是什么英雄?”说罢欲拔剑冲至城下。赵弘连忙劝住,“神上使,我军连日行军已有疲态,敌军以逸待劳,锋芒正盛,切不可意气用事,还是先撤军再作打算。”&1t;/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