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不斩



    穆白联系己身,以昔日的经历,所见所感,继续推敲最契合自己的道理。

    “舍去喜、怒、哀、爱四种**,现在便剩下惧、贪,以及平常。

    惧,乃是敬畏,人世之间,不论是大能先贤,还是这天地人伦,亦或者是凡夫俗子,蝼蚁蚍蜉,对哪个岂能没了敬畏之心?

    人不是这世间的主宰,这世间需要敬畏的东西太多,岂能缺失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便是自大,自取灭亡,不为我应取之道。”

    他深思良久,有犹豫,有迟疑,最后坚定道,“贪,乃是进取。

    人若没有进取之心,便不会发展,此理亦可应用于世间一切生灵,哪怕草木,也贪那一缕阳光,一丝水分,如此才能茁壮长成,我亦如此。

    我若斩了进取之心,如何去叩问无上大道,如何去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又如何回到曾经的。

    贪,人之本欲,人之本性,人不是不能贪,而是应该学会如何贪,分清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只要本心不变,便无所谓世人所说的贪与不贪。”

    穆白目光烁耀,自语道,“喜、怒、哀、爱、惧、贪六窍,一窍也不能斩,唯剩平常。

    平常,乃是守恒,乃是万变之中的不变,乃是一种沧桑,亦是一种底蕴。

    七种**之中,平常是最不能称作**的,但它却的确是一种**,只因人生来本就有**,即便舍去其他六窍,**依旧衡存,是故平常亦是**。

    我自问为何不斩平常,但其实平常是最不能斩的,其是约束其他六种**膨胀的关键。

    若无平常之心,那其他六种**便会变质,便如脱缰野马,入了邪途,堕了本心。

    所谓去欲存心,并不是抑制**,而是控制**,约束**,修剪**,使其不脱离平常心的束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今人所谓的斩六窍,于修行而言,大错特错。

    古人在修炼时钻研出斩六窍,乃是警戒后人不可被**蒙蔽心智。

    而今人,却将抑制**,断绝**作为泥宫境修炼的必由之路,以为借此便可分出仙凡之间的差距,自持可以斩断与红尘之间的联系,实则是在自欺欺人,扭曲自己的心智。

    如此做法,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穆白铿锵有声,道,“如此斩六窍,我一刀也不斩!

    我只要能时刻固守本心,又何须斩断**,堵不如疏,过分执着,反而落了下成。

    何况神魂圆满便是心境圆满,便是本心无缺,只要我能给自己的**做出准确定位,时刻约束、克制,同样能修炼到神魂圆满。”

    他直接否决了今人对斩六窍的理解,转而换作叩问自己的本心,进而坚定自己的道心,探索真正的斩六窍奥义。

    穆白在修炼时,时刻都在借鉴前人的经验,学习今人的长处,但他从不盲从,对的他就遵守,错的,他也能坚决否定,哪怕如此会被凡俗理解为离经叛道,他也不会有任何夷犹。

    何况斩六窍一说,只有炼气士才有,对体修而言根本便无此说法,可见今人在修炼之时,早便理解错了斩六窍的真正奥义。

    如此代代相传,只会越错越离谱。

    随着彻底想通其中关键,最终叩问到自己的本心,穆白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一丝空明,炼神功法自动运转,化龙天功中,关于泥宫境的心经也一一跃上心头。

    轰轰声中,穆白清晰看到,在他的识海中蓦然出现七只色彩斑斓的悬空水池。

    这些水池其中六只较小,形状相同,分别装满六种颜色不同的未名液体,围绕在中央那只更大的水池周围,缓慢而沉稳的旋转,模糊能够看见底部。

    旋转中,一道道醒目光曦从四周飞来,依照不同颜色,各自落入那六只水池之中。

    水池中的未名液体逐渐溢出,顺着一条手臂粗的水渠,潺潺流入中央水池,逐渐褪去颜色,变得晶莹澄澈,明透无暇。

    但即便如此,中央的那只水池却也望不见底,其便如一道无底深渊,即便周围那六只水池中的液流再多,也能够容纳得下。

    此时此刻,穆白的神魂便盘膝坐在中央水池上空,一束束光曦从四面八方飞来,注入其内,那虚幻透明的神魂,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实,逐渐化作另一个穆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