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文姐-第4/6页





    天还不算黑,灯却辉煌着,但并不刺目耀眼。三人点好菜后,等服务生走了,沈崇军就约杨冲锋一起到卫生间去。两人走到过道里,杨冲锋见一个人很面熟,是指市委里见过的,便点了点头招呼。

    回到包间里,菜还没有上来,三人抽着烟,也觉得没有什么话好说,都闷着。

    这时,包间的门敲响,之后门开了,杨冲锋就见市委书记郭喜春的专职秘书走进来。三个人都认识,忙站起来和秘书招呼。说了几句客套话后,秘书对杨冲锋说“杨组长,请您随我来,书记有几句话要问你。”

    杨冲锋很无辜地跟着秘书走,心里在想市委书记玩什么花招?这时将自己叫过去,必然和这两天的谈判有关,对市里的一些做法,杨冲锋在心里是有看法的,只是没有说话的资格和分量,要是郭喜春真的问起,一定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到另一层的包间里,秘书让杨冲锋进去,见里面就两个人:市委书记郭喜春和三叔黄天骅。两人见杨冲锋进来后,笑笑地对视一眼,都看向杨冲锋。郭喜春见他直直地站着,微微颌首,道,“快坐下吧,是拘束呢,还是等我们两来请啊。”

    “书记、三叔面前,我还是站着好些。”杨冲锋说,和郭喜春见面的次数不少,先生吴德慵到市里汇报工作带着他,那次在医院里住院十天,有三叔一起,和郭喜春也就熟悉了。在办公室汇报工作时,有吴德慵在两人不说多话,这时没有外人在场,说话也就不顾忌了。

    “坐着吧。”黄天骅说“还要郭书记请啊。”黄天骅预期里有些责骂的意思,在黄天骅眼里,杨冲锋是自家人也是小一辈了的人,批几句是很正常的。这时见杨冲锋没有听话坐下,当然要发话出来,挫一挫他以全郭喜春的面子。

    杨冲锋不好拧着来,到两人对面坐了。郭喜春拿起茶杯喝一口,说“冲锋,还没有吃饭吧。”

    “是。”杨冲锋说。“也还不饿。”

    “也就几句话。冲锋,到市里谈判组已经三天了,都有些什么收获啊。”郭喜春说。

    “收获很多,感概更大。”杨冲锋说,预期里也听出些东西来,黄天骅看了他一眼,不说话。

    “黄书记啊,看来我们的杨组长不仅仅是感受比较多,意见也比较大啊。”郭喜春说着呵呵笑了笑,转身看着杨冲锋,“冲锋,有什么想法,就说说?”

    杨冲锋不知道郭喜春是不是诚意要他说,看了看黄天骅,却无法看出他怎么想的,也没有给出任何提示。但这几天的谈判中,杨冲锋虽然只是旁听,却觉得这样搞下去很过份。但这些要素说出来,会不会和市里的大局相冲突?

    “怎么,想把意见带回县里去?”郭喜春见杨冲锋没有说话,也知道他心里有顾虑,“也让我听听一线专家的意见嘛,不会真想保留吧,那可不是你的作风。”

    “书记想听我自然不会有什么保留,我哪是什么专家啊,连半路出家都算不上,正在努力学习呢。书记,我们虽然有一些想法,那也是从外面的角度来看,站在我们的角度,是看不到全市的大局的,所以,我的感想那不过是全市大局里的一个小角度。”杨冲锋说,和郭喜春虽说算熟悉,但一直都没有讨论过工作问题,陪吴德慵到市里汇报县里的工作,也陈述过几回,但那也和今天不相同。杨冲锋对郭喜春还不算那准,可心里也想将那些话说出来,真要带会县里,会有一段时间心里不自在。

    郭喜春看着黄天骅,对杨冲锋虚指着,说“现在年轻人了不得,比我们当年说话,水平高多了。冲锋,既然这样说,我也就这样听吧。”

    “书记,我可说不出什么理论来,不过,在县里却见到一桩事,很有些感触。”杨冲锋接着就说:县里要给某村安装电路,供电公司就派人到村里装。用户所有的材料都是供电公司提供的,那价格比市场上要高四五倍。出工的工钱,是村里人都几十倍,那是技术工,村里人也没有什么话好说,这是供电公司统一规定的啊,不用他们的材料,那就是不合格的材料,不用他们的人,更是违法的。这些规定,村里人都知道,人人都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