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文姐-第3/6页
一味的让步,只会使得开发商在柳市地区找到一种模式,一种对开发商最为有利的模式来,那今后将会给全地区的县市带来多少的损失?按杨冲锋的估算,开发商在柳芸烟厂厂址的开发中,所赚取的利润空间就非常大,很明显,他们的胃口远不止这些,还要为今后在各县的开发中铺出一条可循的路来。
和沈崇军对视了一眼,看到他眼里也有着一股愤怒而无奈的情绪,见杨冲锋看过来时,他那微不可察的摇头,让杨冲锋心里更有些波动起来。从网上可以找出一些资料,也从来和那里了解到房地产商在开发中,他们利润的空间怎么计算,如今的地产开发,不仅有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还有市县领导们为留住开发商,而不计成本的“优惠”。那些都是用地方的资源,毫不心疼地极为大方地送给对方——名为优惠政策。
当然,其中有没有什么暗箱操作,有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这时也没有任何依据。对于资金,对于柳泽县来说已经是最后的底线,赵晓勤便在谈判中说了话,市里虽然表示了支持,但也提出县里能不能再大度些,政策的尺度再放宽些。赵晓勤当时只是答复再向县里请示,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在会谈时市里已经表明了态度,副市长虽然没有直接要求赵晓勤满足对方的条件,却在最后总结中,要对方放心,市里和县里对投资商的热情,是无可估量的。
回到宾馆,三个人就相互看着,沈崇军说“赵主任,这样下去,不是想让我们把县里的利益都完全放弃吧。市里什么意思?对方提什么要求,我觉得都是可理解的,但对市里的态度就不理解。吵架都是帮亲,这下可好,胳膊往外拐了。”
“沈县,市里可能也是从大局着想,总不能进行到这种时候,双方谈崩了,损失最大的还是县里啊。舍小而求大,再说,如今到处都有机会,投资商也不一定要到我们县里,你也知道,到哪里不是比着看谁能给投资商更多更好的优惠条件?这事就算给书记汇报,估计书记也得再给出些让步。”赵晓勤说,他对吴德慵是最了解的,对全国的经济形势也了解不少。
杨冲锋不好说什么,他最多也就也建议权,提出的建议也很难改变,除非上面有什么新的精神。
沈崇军只是觉得闷气,说了后,也知道如今却是是这样的状况,都在期盼着投资商看中,到地区或县里来投资、开发,县里可借机改变经济格局,乘势发展,所以商家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觉得可以理解,或者借鉴着周围类似的情况,开出更优惠的条件来,借此吸引投资者。
现实就是这样,沈崇军看着赵晓勤,见他也觉得无奈,说“赵主任,是不是请示书记?”赵晓勤点了点头,至少答应给柳芸烟厂职工的补偿金不能少,这一条必须得到保证,县里的工作才能按规划去发展,要不然,就会停滞下来,那后果不是任何人能承担得了的。
看着赵晓勤在电话里和吴德慵说了很久,吴德慵虽然也觉得意外,却冷静下来,要赵晓勤进来地试着,看对方的底线。
市里对谈判组的生活安排,倒是很不错的。等赵晓勤和吴德慵在电话里商定后,三人才走去吃饭。其他人都已经吃过了,宾馆还以为三个人已经到外面去吃,也就没有到房间里来叫一声。都是领导,应酬往来的自然不少,也不会有谁专门等着宾馆里准备的。
三人走到餐点,见是这样的情况,赵晓勤说,“那正好,我们说要聚一聚,两三天来都没能聚成,今天倒是有机会了。”
三人往外走,到一家大酒店里。赵晓勤边走边说“冲锋、沈县,这家在柳市算是最大的酒楼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包厢,要是没有我们再换地方吧。”
杨冲锋到市里的机会多,可除了“白云亭”酒吧和上次和财政局局长吴显求到柳水上那家外,都没有到过其他上档次的地方。跟在身后,也觉得无所谓,到二楼见领班问,知道恰有一个别人先定了这时才退的包间。三人便跟着服务生到包间里,包间不大,装修得比较豪华,里面的灯饰最让人记忆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