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67章 在肯定与否定之中建设-第2/3页
“你的怎么就是真理?”
“这不是讨论的重点,重点是你会见到他,让帝国变得强盛。”
“我没有见到,我只见到国库里的铜钱大量的向外流淌。”
“所以我才需要普及某些方法,让那些铜钱再流回去,进而再流回来然后让每一个人手中经手的铜钱可以变得更多,由此他们也可以变得更宽绰,继而在宽阔的同时变得更宽绰。”
庞籍愣了半秒:“这他妈是什么道理?”
低低的骂了一句之后,这位身材健硕的山东大汉腾然起身,吓得身后记录的学生们扔掉了手中毛笔,赶紧握住了怀中配件。
好在李宁作为相同类型的山东大汉,也没有在那干坐着,他也豁然起身,抄起一只毛笔,在身后的屏风上写了起来。
“这个学问叫做货币成熟效应。指的是,标记新产出的货物不一定非得生产相同数量的铜钱,而是可以增加货币的流通频率,避免通货紧缩带来的被动局面。”
“哦……”庞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似乎听懂了,但其实根本没懂。只是近些天来,一直处在李宁的各种新鲜学时的轰炸之中,觉得什么东西都好像有些道理,但其实没法构成理论体系的,他无法深刻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至于与实际的情况相对街,然后去处理世纪的问题,则更是会出现各种风险。
李宁知道他没有明白到骨子里去,而且也很清楚,现在呢,他理解这些问题都还有些困难,因此不得不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工匠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工商业的基础。在贵金属时代,钱币的总量是可以人工变化的,不需要担心因为信用问题而导致的货币滥发。基于此,如果我们需要大众继续发展,那么在保证工匠数量的同时,也保障铜钱的生产,即可以对新产生的所有事物进行崭新的价值定义,只要控制好新事物的价值增长幅度,则可以让新兴产业获得较为优势的利润,以此引导旧产业向新产业变化。”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两件而已,你是这个意思对吗?”
“没错,我们第一要稳固铜钱的供应,所以他要去海外开采铜矿,第二就是要发明新技术,推广新技术,让百姓们从新技术当中得到便利,这样他们就去花钱购买新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这在我大宋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相反,我大宋的子民们是颇愿意为那些新奇事物花钱的。”
“你说的对,尤其是在南方各家各户争相比拼奢华,几乎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你们窗户上是否是镶金他们都要进行一番比较。其豪奢程度简直是令人发指。”
“你说的没错。关于窗户我们也有一些设想,南海琉璃自从唐朝出现之后就一直深得贵官家们的喜爱,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小小的公益改进,如果他在大众推广,那么无论是内销还是卖往海外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现在最为要紧的是缺少一批这样的功效,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借助佛教的力量进行人才的培养。”
“这个我之前已经说过了,他们不会同意的。”
“他们会的,这也是经世济民。既符合儒家的立场,也符合他们佛教的仁善。所以说,某些经文如果被编写出来的话,恐怕不见得会让秃驴们感到厌恶。他们甚至都有可能不会去怀疑那是假的。”
“这就是你的经邦济国之术吗?”
“不,这只是一种途径而已,我皇宋帝国识字率太低,不借助宗教的力量,百姓的愚昧,难以让他们迅速掌握先进的东西。所以这招剑走偏锋就是不得不尔。”
“那么你得怎么平衡佛经和你这外来经文的教学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