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婚姻的本质



    唱完歌,陈江河搭着陈乔木的车准备回到出租屋,陈江河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跟陈乔木闲聊。

    “没想到郑飞那小子唱歌还挺厉害的。”

    “他可是融入了感情了。”

    “融入感情?”

    “你不知道,她女朋友瞒着他跟一个富二代谈恋爱,今天聚餐的时候郑飞出去上厕所撞见了他们俩个,心里面受了打击,所以才唱得这么好。”

    “还有这回事,你这位学弟挺惨的。”

    陈乔木叹了一口气,“哎,你说现在这些女生怎么都这样嫌贫爱富。”

    陈江河也想起了上辈子甩掉他的女朋友,美人亲近男子,多半是为了某种好处。以前他对这种事很愤怒,有对于别人轻视自己的愤怒,但是更多的是恼怒自己的无能,因为拥有太少,本钱几乎没有,实在没有什么东西能给那些姑娘。

    而今生陈江河已经算是改变了命运,考上了华清大学,开办了公司,他这样的想法开始有所改变,心态也更加淡定了。

    陈江河淡然地说道,“物欲横流,嫌贫爱富,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吗,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

    “你看看现在这些新闻,丈夫在医院查出了癌症晚期,新婚妻子就要打胎离婚,丈夫是独身子女,打了孩子就断了香火,绝了后裔,所以婆家反对打胎,表示离婚可以,把孩子生下来,自己有积蓄能养小孩,不要女方养,结果还是离婚打胎。还有一个新闻是妻子白血病丈夫离婚,两个新闻,癌症主角一男一女,”

    “一些网络自媒体还纷纷支持妻子打掉孩子离婚,并宣称这是合法权利和个人选择自由,但是在另一条丈夫癌症妻子打胎离婚的新闻里,他们却纷纷跳脚大骂男人不是东西。”

    网络就是一个放大镜,他能把好的坏的都放大,把现实中原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联系起来,原本持有着激进,极端,小众的观念的普通人,经过互联网的聚合,能够和其他相同观点的人聚在一起,发出更大的声音。

    用追星族举个例子,如果说一百一个人当中只有一个追星,追星族的家人,亲戚,老师,同学,朋友都不是追星族,但是全国十三亿人就有一千三百万的追星族。

    网络可以把现实中原本互不相识的追星族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上并不孤单,而是有许许多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社会舆论总是对女性很宽容,对男性却很苛刻。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性,读过几本历史和科普书,能够在网络上看懂大多数严肃话题,和其他网友可以做一般性互动讨论,偶尔会写点东西谈谈自己的社会观点。这样的男人如何定义?

    一个平淡无奇的普通人。

    要是反过来呢?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性,读过几本历史和科普书,能够在网络上看懂大多数严肃话题,和其他网友可以做一般性互动讨论,偶尔会写点东西谈谈自己的社会观点。这样的女人如何定义?

    一个博览群书的才女!

    社会舆论总是把男性当做士兵,把女性当做待在家和芭比娃娃玩耍的小公主,而有些女性被舆论洗脑后还真的这么认为。

    听着陈江河讲述的新闻,陈乔木感叹道,“人心不古啊。”

    陈江河反驳道,“人心从来就是这样,何来“人心不古”这一说,在互联网还没发展起来的时代,更丑恶更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多的去了,只不过没有在网上广泛传播罢了。现在网络发达了,什么事情都能闹到网上,出轨,离婚,夫妻吵架,什么事都能在网上找到。”

    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意思。

    婚姻究其本质不过是一个经济契约,这个契约就是为了提高自然人个体的各种抗风险能力,实现财产权的共享和交配权的独占而产生的,感情基础比起经济利益,根本无足轻重。洛克还认为财产权是社会契约的基础,当一个公民从他的父辈那里继承财产权利的时候,就代表了他对既存社会契约的同意,对原有社会契约的继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