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两难



    第二日,想着林水的那个事情是大事,耽误不得,林溪和李婉吃过早饭就去到大房的院了。

    两家中间就是只隔了个毛狗家,满打满算也就隔了不到二十米的距离。

    “阿溪、婉婉,你们过来了。吃饭了没?”

    正在灶间拾掇的楚氏看到林溪两口就笑呵呵地开口问。

    林香在一旁帮忙,林甜在一旁乐呵乐呵地偷吃着什么。

    楚氏一来确实是关心二人有没有吃过早饭,二来大家伙见面打招呼都是习惯性地会这么问。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寒暄语了。

    不管关系亲疏远近,亦或者是刚刚认识的两个人,或者是走在大马路上碰到,或者是走在田埂子上路过,见了面不知道什么好,大家首选的寒暄开场白就是‘吃了吗?’。

    而很神奇的是,回答者不管是有没有吃过饭,都会下意识地回答‘吃了。’

    如果回答者回答了‘吃了’后,继续问:‘你吃了吗?’。

    刚开始的问话者就会感受到回答者想要继续跟他交谈的**,然后两人就很神奇地开始了接下来的继续沟通,无形之中关系也会被进一步拉近。

    而如果回答者回答了‘吃了’后,就没有下文,那问话者也就能够知道对方是不想再继续话题,于是问话者也会很识趣地笑笑走开,不做过多打扰。

    刚才的寒暄也算打了招呼,寒暄的双方都没有什么失礼之处,停留在了最初的美好上,下次见面依旧能够毫不尴尬地打招呼。

    可能是他们的父辈亦或者是他们自己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哪怕是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在为了吃饱那碗饭而努力地拼搏着。

    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填饱肚子,潜意识里印刻着吃饭是头等大事,只有吃饱饭才能有活下去的底气。

    所以乡民之间见面寒暄也会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吃了吗?’,如果回答‘吃了’,明自己生活还过得去。

    一是让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不要担心,二是让看笑话的人没得笑话可看,算是在人群中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了吧。

    “吃了呢,大伯娘,您可别忙活了,我们有事情找您商量。”

    李婉原本是随着她娘的关系喊楚氏为姨母的,现在嫁给了林溪,跟楚氏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随着林溪一道喊大伯娘。

    见楚氏准备忙活灶间要给他们二人做早饭的架势,李婉赶紧拦住了她。

    楚氏见他们二人看上去确实有事情要找她商量,也就不耽搁了,拉过李婉的手,来到堂屋,让他们二人坐下话。

    林溪看堂屋没人,也没见着林泉、林水他们,下面的几个弟弟也不在院子里。

    林溪有点疑惑地问道:“伯娘,怎么没见阿泉和阿水他们呢?都下田去了?”

    楚氏道:“这不马上要春耕了嘛,你阿伟叔带着阿泉、阿渠和阿江去犁田去了,你桃嫂子闲不下来,一定要跟着去帮忙,我拗不过她,也只好让她一起去了。”

    “那阿水也一起下田去了?”

    林溪追问。

    “哪樱阿水这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从昨跟你们一起去买完鱼苗回来,整个饶情绪就有点不对劲,一头扎进他的房里就不出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阿江去叫他,才把他从床上摇起来了,结果囫囵吃了一碗饭就放下筷子又回房倒在床上捂着被子睡觉。”

    “这子到现在都还没起来,今儿早饭都没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