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鱼塘



    平常喜欢坐村口闲话家常的几个老大爷、老婶子看到张要发送林溪他们回来,又卸下了七八个看上去很沉的大桶,就忍不住好奇。

    难道张要发那子给了老林家好东西来着?

    那些个桶看上去都沉甸甸的。

    这几个老大爷、老婶子也不聊了,都朝着李婉围了过来。

    李婉也不藏着掖着,就大大方方地给他们瞧个清楚。

    “我阿溪家的,这桶里装了这么多鱼苗,你们家是打算养鱼吗?”

    话的这人叫林桥,六十多岁了,比林财还要大好几岁,村里人都称呼他桥大爷。

    桥大爷人老成精,鱼苗他还是见过的。

    这会儿见到这么多鱼苗,他也不觉得惊奇,只是有点疑惑老林家是不是打算养鱼了?

    现在家家户户的后生们都在摩拳擦掌地谋生产,就连他的几个儿子今年也是打算大干一场。

    所以现在看到别家的后生在拾掇着产业,他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旁边的几个大爷和老婶子同样是见怪不怪的,或者他们更关注这鱼苗跟能人张要发之间有没有什么渊源?

    如果是张要发送的,那就明张要发要帮衬老林家去谋发展了。

    那他们得赶紧回家去叮嘱自家的后生,往后可要跟老林家交好,家里的产业发展方向都要向老林家靠齐。

    如果他们是找张要发买的鱼苗,那张要发与老林家之间的交情深浅他们这些个老家伙还得再品一品,先按兵不动着。

    如果张要发与林溪这一行人只是在半路上碰着了,张要发基于同乡情送他们一程,那他们这几个老家伙就完全不用花心思去琢磨了,明张要发与老林家的交情也就浅浅。

    就这几个呼吸之间,几个老家伙不约而同地在大脑里进行了这样一场头脑风暴。

    平时在村口斗嘴,斗得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在各自较着劲儿,相互比着呢,这会儿心思倒是难得地达成了一致的默契。

    不得不,这些个老人精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别看他们一副老态龙钟、不起眼的样子,关键时刻看问题却能够一针见血。

    李婉见桥大爷这么问,大方地回道:“是的呢,桥大爷,我们家拾掇出了个鱼塘,今年打算养养鱼试试看。”

    “家里这么多人口,每都张着嘴等着要吃饭,我们这不是想办法寻出路嘛,再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活,我们家也不能落后不是。”

    桥大爷点点头道:“是这个理。”

    旁边的几个老大爷和老婶子也跟着点头附和。

    “哦,对了,叔伯婶子们,等鱼养大了,起鱼的时候,你们可要捧场啊。”

    李婉还不忘趁机推销下她家在不久的十个月后即将养起来的鱼。

    “好孩子,你放心,这是自然的,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鱼,做鱼丸子,今年村里有现捞的鱼了,那我们肯定要在村里买的,哪有舍近求远的道理。”

    桥大爷对于后生们愿意勤劳奋斗奔日子还是很高心。

    “对了,我看到刚才是张家村的张要发送你们回来的,你们这是?”

    桥大爷也不绕弯子,这是他们这几个老东西最关心的问题。

    李婉心道:看吧,来了来了,就知道这些个老人精盯着他们家与张要发之间的关系不放。

    “他们家的鱼苗是出了名的好,我们就怕去晚了鱼苗都给订出去了,所以这不着急忙慌地赶去张家村找他买鱼的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