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博弈 初现端倪。-第2/4页



    明珠随口应付两句,没详细解释。

    是啊,连一个粗汉子都懂的道理,索额图却不懂。

    将太子交于汉臣之手教导,任其受汉风侵袭,脱离皇上的管控,皇上怎么可能答应呢

    皇上再怎么崇儒重道、欣染汉风,骨子里绝对是防汉甚于习汉。

    皇上是他们满洲的皇帝,太子也只能是满洲的太子。

    索额图想拉着汉臣给太子壮声势,却忘了太子这屁股底下坐的,可是他们满洲将士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江山

    佛伦“我看皇上这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当时皇上不顾满洲祖训,毅然采纳汉制立了这位嫡皇子为太子,不过是为了应对吴逆的应激之举。

    恐怕皇上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一个太子,竟会在汉臣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吧。

    不过也不怪索额图总想为太子拉拢汉臣。放眼望去,朝堂之上,除了那些倡导“正统”的汉人,有几个满洲勋贵认赫舍里家这“太子”

    明珠在庭中闲庭信步,随意道“皇上既然已经报闻以对,此事咱们便不要再插手了,静观其变即可。”

    佛伦点头“不过索额图这次大概只是探路之举,一次不成,定不会死心。”

    明珠“那咱们就等着,看他还想怎么折腾。”

    此事根本就是皇上的一个死穴,明珠轻轻一笑,利用好了,说不定哪天还能送索额图一程

    康熙十七年这次奏请最终不了了之,玄烨对于牵涉其中的一干人等都没有做任何处理,此后也依然怜爱关怀沈荃,康熙二十一年更是让他充任日讲记注官,每日陪皇上练字。

    毕竟当时朝中的头等大事还是平定三藩,朝臣们很会看眼色,一见皇上并无此意,转头就消停下来。

    康熙十八年七月,京师大地震。

    刑部尚书魏象枢借此上疏“地道,臣也。臣失职,地为之不宁,请罪臣以回天变。”

    矛头直指索额图和明珠,弹劾其党同伐异,卖官鬻爵,徇私舞弊等诸多不法事。认为京师大地震乃是满洲勋贵多行不义,要求玄烨惩治索额图与明珠等一干身居高位的满洲重臣。

    正当战火炽热,民间反清气焰高涨之时,朝堂内部的汉官借大地震一事,拉开了对满洲贵族以及在外八旗大兵的抗议热潮。

    汉官们纷纷跟着上疏,指斥在外领兵的王公贝勒玩寇殃民、越省购买妇女、抢夺民间财物

    左都御史宋德宜直言指责一众将领“稍不如意,即指为叛逆”

    玄烨作为满洲统治者,受到了汉官空前的压力,双方几次交锋,事态一直绵延到康熙十九年仍未停止。

    沈荃不以弄臣自甘,感奋当时形势,上疏请求停止将人犯全部发遣至乌拉一事,竟为汉臣推波助澜。

    沈荃“从来发遣人犯原分远近,现今一概将其发往乌拉,恐与皇上的好生之心不符。”

    当时已经近三年不雨,朝野议论纷纷,九卿竟从沈荃之意,局势更难控制。

    玄烨内外交困,身心俱疲。

    佛伦急得团团转“我看皇上兜不住了,恐会弃车保帅”

    朝堂中满汉对立浩浩荡荡,已经影响了朝局的稳定。

    皇上心里,现在头等的大事是平三藩。

    他原想护住满洲,结果现在事发至此,想尽快平息朝廷里的这次纷争,索额图和明珠必有一个要被舍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