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倒是会往脸上贴金,耐烦人瞧不出,你丢下五郎,自个儿逃了命。”赵管家又踢了小厮一脚。
“奴绝没这胆量,那个……管家快去救人吧,”小厮抱着胸口栽到地上,还一个尽喊:“临离开时,小的可瞧见,几个汉子围着五郎几个打,五郎都给吓哭了,那些人还一个劲叫嚣,明日要将五郎送官!”
杨攸宁这下子腿快软了,靠在扶着她的袁嬷嬷身上,追问那小厮:“瞧着五郎有无伤到哪处?”
“脑袋像是给人开了瓢,小的……瞧见血了。”
杨攸宁傻了一时,随后再不说话,迈步便往府门走去。
众人皆吃了一惊,袁嬷嬷忙跟后面,问她:“四娘这是去哪儿?”
“咱们府上本就没什么人,这会子还能寻谁去,”杨攸宁泪珠子眼见便要落下,却又拼命地忍住,道“赵王既是将五郎带出去,我也只能找他要人,那勾栏院何来什么好地方,在里头待一晚上,五郎还不得给磨磋死,他才多大呀!”
袁嬷嬷无奈地瞧瞧杨攸宁,回身嘱咐赵管家赶紧备轿。
没一时,从威宁大长公主府抬出一顶暖轿,旁边还围着不少女使、家院,竟是急匆匆地往位于中城最东头的赵王府而去。
荥阳城分为里外三城,最当中为皇城,是官家理政居养之所,再外一层,被称中城,所有王族公卿、高官权贵皆安府于此,最外头,不消说,自是一般百姓容身之处。
说到中城,有一种说法,住得靠皇城越近的,便越是显贵,而如今这中城最显贵的宅邸,非威宁大长公主府莫属,话说这一位,乃太宗嫡妹,官家姑母,故辅国大将军之妻,甚至据说还有从龙之功,正所谓,已然是富贵已极了。
只大长公主年事渐高,不免添了病痛,打从正定十八年,便常驻荥阳城外的皇家寺庙——梧山寺荣养,如此一来,偌大府邸当年那些辉煌,竟是慢慢地黯淡了下去。
按着世人所言,那是大长公主府建得风水不对,犯了煞星,以至当年辅国大将军立下的盖世功劳不能泽被后代,只落得如今人丁寥落,子孙凋零。
便是再凋零,这会子大长公主府也还有两位孙辈,除了被帘幕坊扣住的那位岳五郎,便只有心急火燎赶着要救他的威宁大长公主继外孙女杨攸宁。
所谓继外孙女,乃因杨攸宁之母,其实是大长公主夫君、故辅国大将军岳平前房所生的女儿,当初大长公主以嫡公主的身份嫁予一个鳏夫也是不易,却不想嫁予岳平之后,不仅夫妻和睦,连生二子,大长公主对那位继女也视如已出,想是爱屋及乌,后来的杨攸宁,自然也成了大长公主的掌上明珠。
莫道杨攸宁命好,她不过是位孤女,其母着实薄命,年纪轻轻的,便与夫君杨如曜一块在济州转运使任上死于非命,此乃当年大案,却至今未查着凶手,留下这独女杨攸宁,后头颇费辗转,才被大长公主养于膝下。
至于岳五郎,则是大长公主亲孙,如今府中唯一的男丁,所谓千倾地一棵苗,这其中,又有不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绛河清浅
《满城春色》,牢记网址:touwz.net前情,这会子暂且不表。
岳五郎与杨攸宁舅养姑生,自小在一块长大,比亲生姐弟也不差些,所以这回岳五郎出事,杨攸宁这才会六神无主。
坐在暖轿之中,杨攸宁心慌意乱,明日帘幕坊的人若真将岳五郎送到官府,免不得会传将出去,到时招来指指点点,岳氏的儿郎竟去勾栏院买笑。
大长公主府被人笑话便算了,最让人心中作梗的,乃是翁翁和舅兄他们拿命搏回来的“满门忠烈”牌匾,就此竟要蒙上灰尘。
大长公主最重节义,杨攸宁耳濡目染,按赵王的说法,早成了另一位大长公主,着实迂腐得紧,杨攸宁虽不喜被称“迂腐”,不过倒是承认,在她心里,“满门忠烈”这名号,比命还贵重。
“四娘莫过于忧心,就快到赵王府了。”袁嬷嬷在外头安慰道。
杨攸宁“嗯”了一声,揉揉太阳穴,忽地又恨起自己乃女儿身,但凡她是一位郎君,此刻还不拿了刀,杀向那帘幕坊,莫教人要欺负了岳五郎。
三岁之时,杨攸宁被大长公主接到身边,眼瞧着岳五郎出生,那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从只会哭,再会翻身、走路,又到能说话,及至如今,动不动跟自己耍赖,使小心眼,着实拿他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