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夺体-第2/5页
“这肉身只能有一个人控制,非你即某。若是一直如此,某岂非要憋死?你既说你是军人,那某便和你比试兵法,谁获胜,这肉身就由谁控制。”项羽信心满满地叫道。
“比试兵法?你项羽自诩百战百胜,可为什么会霸王别姬后又乌江自刎?你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谈什么英勇盖世?你连回江东的勇气都没有,又谈什么争霸天下?”前世的席旦对项羽有些佩服也有些同情,可是这同情也仅仅是因为他的英雄气短和勇武盖世,至于兵法么,难道这二千年的见识是白来的?
项羽被席旦激得暴怒,“你既生于二千多年后,那你当知某当日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之事,某不知兵法乎?至于当年与刘邦之战,定和约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可恨那刘邦小儿,背信弃义,趁某回兵之际,约了韩信那斯,竟突袭某军。某一时不察这才饮恨乌江。若是某有预警,定不会有垓下惨败!”
“项王,哈哈,可笑你虽勇武盖世,可如今看来,你仍然顽固不化。你可知你为何会败于刘邦?垓下之战,与你作战的都是些什么人?韩信,原来是你帐下的侍卫,彭越、黥布、周殷哪个原来不是你的部下?就是你临死前成全了的吕马童原来也是你的马夫。你到今日还在说这些无用之话,可知兵不厌诈?”席旦说着,一脸的鄙夷,“我敬重你的勇武,怜惜你与虞姬相别时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但是,我鄙夷你的不会用人。为什么你手下那么多能人会背你而去转投刘邦,你想过吗?韩信在你帐下不过一掌旗,彭越、鲸布等人也仅仅只是一员偏将。转投刘邦之后,不说韩信拜将,统领全军,就是彭越等人也是独领一军的大将。而你自持勇武,每战都只会自己冲锋在前,善将兵而不知使将,就算垓下你没有被刘邦合围,也会有一个其他地方让你别姬自刎!”作为军人和历史爱好者,这楚汉相争的决定一战,垓下战役席旦又怎会没有研究?
项羽被席旦的一番话说得瞠目结舌,呐呐地有些说不出话来,“那些卑鄙小人,叛某投敌,可恨某早些为何没有杀了这些小人!”
席旦又笑了,“项王啊项王,这世上就没有悔不当初!何况就算是刘邦,你也有好几次良机可以杀了他,你为何没有下手?范增劝你善待将领,可你只愿善待士卒。须知,将乃军之魂,你对将领都薄赏而罚巨,士卒们效命的意义何在?如此致使人心思变,皆投刘邦;范增为你设下鸿门宴,劝你杀了刘邦,可你为了一个虚假的仁义之名而放虎归山。致使虞姬彭城受辱,而你自己也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直到如今,你仍然执迷不悟,难道要我将这肉身让了给你是让你再来一次乌江自刎?”
听到虞姬彭城受辱、垓下别姬、乌江自刎,项羽的心头顿时羞愧难当,席旦的一番话字字句句击打在他的心头,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来,“某自负勇武盖世,可千年之后,难道在他人眼中只是一个匹夫?罢了、罢了,好歹此人比我多了千年的见识,某将便这肉身让于他吧。”可转念一想,他来自千年之后,这些事迹定然了然于胸,却未必真有什么见识。
“你休拿话来激某,你来自千年之后,某之事迹定然知晓,却并不见得你有真材实学,若是你能说出些真本事来,某便将这肉身让给你又有何妨?某更可将某的一身万人敌也一并给了你,助你一程。”项羽说道。
席旦一听,这项羽说的好没道理,我胜过你的可不就是这千年的积累吗?不过你要是肯留下武艺离开这肉身,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论现在处于什么年代,身为军人,谁不喜欢自己武艺高强?更何况是传说中楚霸王的盖世武功!
想到这里,席旦说道:“那好,项王,我便和你说说怎么打仗。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便是要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用自己的优势去攻击敌人的劣势。知己,首先要强大自己的力量,在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要韬光养晦,隐瞒自己的野心和目标,甚至要忍辱负重,便如鸿门宴上的刘邦。当自己的力量够大,就要一鼓作气消灭敌人,不可有妇人之仁,鸿门宴上的项王你便是犯了这妇人之仁。而刘邦一旦得势,可曾给你东山再起的机会?那么项王你是怎么做的呢?乌江边上有船而不坐,如果回到江东,重整楚军,卧薪尝胆,未尝便没有机会,可你却宁愿自刎也不愿忍辱负重。可见你不知己亦不知彼,如何不败?我比你多的就是这二千年的见识,而这也是我对你的优势。”席旦悠然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