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城外遭遇



    刘封不断地告诉自己要镇定,会在路上遭遇吴军是自己早有预料的,但第一次面对战争的他还是禁不住有些发抖。

    深呼吸了一口气,强压下颤抖的刘封喊道:“摆阵,迎敌!”

    遭遇战讲究的就是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搞清楚是敌人就不用多废话,直接对其展开攻击。

    弓箭手立即散开两旁侧射掩护,骑兵亦持矛上前,步兵持盾结好盾阵挡住正面。这是汉末最常用的阵型。

    刘封身先士卒,双手紧握长枪,伏下身子骑马快步突进。首次上阵杀敌的他心脏仿佛要跳出来一般,但这种时刻仿佛刺激到了他身体里潜藏的肌肉记忆一般,他好像一下子就适应了在马背上运动。马越跑越快,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枪尖,目标正是之前说话的潘璋。

    其余骑兵见主将如此勇猛一马当先,纷纷悍然向前冲去。

    潘璋见对面一言不合就发起冲锋,恍惚间看到了四年前自己在合肥时的场景。但他毕竟也不是四年前的自己了,也迅速反应了过来。

    “弓箭手绕两翼对射,其他人随我上!”潘璋大喊一声也策马向前。

    “铛!”双方兵器交接在了一起,发出震耳般的金属敲击声。刘封虎口发麻,但仍死死抓紧长枪。先手的优势展现出来了,潘璋的马被冲得侧退了几步,他的骑兵阵型也一下被冲散了,还顺便带走了小部分还没结阵好的步兵。

    “骑兵们两边包抄对方两翼,我往左,士载你往右!”一轮冲锋过后,刘封赶紧组织起第二轮冲锋。

    是的,两汉时期的骑兵,就是用来冲锋撕开防线用的。从刘封看到自己军中的战马均无马镫之后就开始了阵地战的准备。

    东汉时期确实已经出现了马镫,但那只是便于上马使用的单马镫,而且还不普及。双马镫的出现还得到东晋十六国时期。

    马镫这个穿越者必备的大杀器刘封肯定是要做出来的,但不是现在,时间上来不及。

    此时的刘封从马背上掏出一面盾牌,左手持稳护住身前,右手继续持枪,伏着身子领着那半支骑兵向着潘璋军侧面的弓箭手冲去。远处,潘璋军的骑兵也与自己的步兵交战到了一起,由于先列阵的缘故,持盾步兵死死顶住了潘璋的骑兵冲击,损失不大,盾兵后面的长矛兵还刺死了潘璋军好几匹战马。

    刘封看着自己已经撞翻了好几个弓兵,带起了一片片殷红,大脑不禁一阵晕眩。作为一个现代人之前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但生死关头,他还是强忍着晕眩感,再次组织起了又一轮的冲刺。

    由于潘璋是长途跋涉来到临沮打算绕后堵截关羽的,并没带多少兵马,规模大抵与刘封相当,此时遭遇战还失去先机,一下子就有了溃散的迹象。

    潘璋心里也苦啊,他也是刚抵达临沮城外准备安营扎寨,看到附近树林有动静就先过来看看,哪曾想对方二话不说就开打,至今连对面是谁他都还没搞清楚。

    见后方不稳,潘璋也不恋战了,立马掉转马头回援,边跑边大喊:“随我撤退!”

    刘封见几个回合下来就把潘璋军击退,一时大喜,也立即下令全军追击。什么穷寇莫追,那是针对敌军要退回自己大本营而言的,现在是野外遭遇战,对方都还没安营扎寨呢,刘封认为对面没有反击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现在刘封现在已经杀红眼了。

    但潘璋军虽然在撤退中但依然井井有条,步兵持盾结阵弓箭掩护骑兵骚扰,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将其击溃。

    “将军莫追了,对方只是刚开始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并没有太大损失。现在敌军撤退有序,阵脚未乱,证明必有所恃。我们的将士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再追下去可能有危险啊,何不在附近选个地势有利的地方先安营扎寨,再派斥候探查周边情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