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二与第三封



    临沮,这是一座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小到许多人都不曾记得它所承载过的历史使命,它便泯然在了历史的浪潮中。

    小城也有小城的好处,恬静、祥和,乃休闲养老的好去处。虽说地处荆州,是荆州连通巴蜀的门户,但在东汉末年,尤其这十多年间,整个荆州都乱成一锅粥了,这里却很少成为各路豪杰们争夺之地。

    临沮因临有沮水而得名,沮水,是汉江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北起房陵,经临沮、当阳流入江陵。

    别看这座小县城依水而建,但依的这个水,可不是什么大江大河,而这种小河,到了冬天是会枯水的。

    而现在,夕阳慢慢西斜,城内本就稀疏的叫卖声渐渐平息,在河边散步的鸡犬也被人赶回家中。一名可疑的大胡络腮中年男子鬼鬼祟祟地走到河边,趁四下无人之际解开了腰带,打算浇灌这条干枯的沮水。

    “一点寒芒先到!”男子大喝一声,身下蒸腾起滚滚热气,干枯的河道竟响起了潺潺的流水声。十数息后,一切都平息了下来。

    “大哥!找你许久了,怎么跑这么远了。”中年男子身后突然响起说话声,吓得中年男子赶忙系好了自己的腰带,整了整衣衫,挺直了胸膛。他并没有回头,依然背对着身后之人,凝视着斜阳作深沉状。

    “弟啊,我正在看夕阳,夕阳的那边是我们的家乡凉州。此生,怕是无法再回去了。”中年男子重重地叹息着说道。

    “哥!汉中王定能兴复汉室,诛杀曹贼,我族之仇定能得报!”身后之人激动地走上前去,握住前面人的手,就差没泪洒当场。这位也是一个中年人,看起来比前面的中年人年轻个几岁,身材相差无几,都是虎背熊腰的猛男。但与胡络腮男子的狂野外表不同,这位则是一脸温润忠厚,不说的话很难认为这是兄弟俩。

    “想我马孟起戎马半生,曾在渭水旁差点射杀那曹贼,现还正值壮年,却只能寄人篱下,苟全性命,唯有寄情于山水之间。走吧,回城里找小红小翠去了,今天你就别拒绝了,一起来吧。”

    显然,胡络腮男子正是汉末三国名将马超,而温润男子则是其从弟马岱。

    从弟,有血缘关系但不多,比族弟关系还要远些。

    “哥!你太消沉了!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还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锦马超吗?你把部曲几乎都散尽了,整日只知沉溺于温柔乡中,装病也要变真病啦!”马岱神情悲愤道。

    “族仇,呵,世人都笑我认仇人作父,害死族人,我怎能不知。报仇?呵呵,我呢,是指望不上了,你,跟着汉中王好好干,帮我教导好马承,说不定有机会。”

    马超摇了摇头,转身慢慢朝城内走去,夕阳照射着他的背影,说不出的落寞。

    “哥,我找你是有加急军情,是上庸……”马岱急忙拦住。

    “你自己看着办吧。”马超甩了甩手,再次缓步离去。

    “这,唉……”马岱无奈,一跺脚,也转身走向军营。

    …………

    古人依水而聚居,有的城池依靠着小河,则城小,譬如临沮;有的城依大江而建,水陆交错,河网复杂,譬如襄阳。

    襄阳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城池曾无数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刘琮降曹开始,此城几度易主,而每一次易主都牵扯着整个天下大势,可以说谁能夺得襄阳谁便占得夺取天下的先机。

    而这个先机,曾经离蜀汉多么的近。

    此时,刚经历战事的襄阳城中,一片萧条景象。偌大的城池,街上却平民罕见,路边摊档无人打理,各家各户家门紧闭,生怕家里再次被征粮。街道上有的,只是一队队快步奔走而过的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