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一封信
清晨,成都。相比于汉水及江水(长江)中游附近的大雪纷飞,这里的天气则显得暖和得多,初升的阳光撒在这座远离中原纷争的西南城市上,整座城便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在不久之前,这座城市的主人刚“受封”为汉中王,一切似乎都充满着活力与希望。
一处官邸的房偏厅内,淡淡的檀香萦绕席间,看得出来府邸主人高雅的格调。厅内此时几乎已经坐满了人,交头接耳声此起彼伏。
官邸另一边主人房内,坐着一位……额,胖子,虽然是胖子,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股儒雅随和的淡然,仿佛什么事情都不会让他震惊。胖子手中正拿着一封信,低头细细思索着。门外适时响起了声音。
“先生,法正将军身染风寒,无法前来,但带来了一封书信,其余人已到齐。”
“好的,退下吧,我这就出去。”
打发了下人,把刚得到的信大概看了一眼后,便与之前的信一同折好放入怀中,胖子紧了紧腰带,便快步迈向偏厅,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他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淡定。
来到偏厅,胖子环顾了一圈,便缓缓道:“孝直(法正字)抱恙无法前来,我们就开始吧。”说完便入席坐下。
“今日传唤诸位前来是先提前商议共识,吾好向汉王禀报。”胖子看向众人,说道:“事情都知道了吧,都说说什么意见。”
在座众人均眉头紧锁,须臾,有一人起身说道:“军师,我认为应该立即增兵麦城,解关将军之围,关将军与汉王恩若兄弟,不可不救。”
“好你个杨季休,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我军两线北伐,汉中各地不要人守吗,各将军都有防守要务,谁救?要是从蜀中发兵的话能赶上?”立即一人出言讥讽。
“张裔,叫你出言献策,不是叫你在此阴阳怪气,我认为上庸东三郡的刘封、孟达可发兵驰援。东三郡已平定快一年了,统治应该已经稳定下来,且刘封、孟达部可顺汉水南下快速抵达驰援。”原先说话的人反呛道。开席没多久,便有人开始针锋相对起来,火药味十足。
“我认同发兵增援,但不应从上庸发兵,今襄阳已失,曹军可能会趁此机会从襄樊逆汉水而上,与南阳诸军发兵夹击,东三郡恐有变数。应请左将军马超部从临沮发兵,临沮是荆州入川关要,可走旱路援麦城。”又一人建言。
“公举,马将军自上疏圣上立主公为王以来一直称病在家,怕是无法应召。”又双站起一人淡淡说道。
“应令马良率三千骑轻装急行军从绵竹出发。马良本应留守荆州处理政事,汉中战事起后才被召入西川,今关将军遇险,理应出兵相助。”又双叒站起一人说话。
“不可,绵竹乃汉中入川之道,奔赴荆州路途遥远不说,目前汉中战事刚定,后方要稳,绵竹军不能妄动。若要驰援,吾愿亲率五千骑兵前往……”又双叒叕一人开始建言。
“五千骑兵,伯恭你何不直接搬空成都所有守军?吾认为……”
……
此时,在场众人均开始发言,你一言我一语的,场面陷入混乱。
“我说几句吧。”来自主桌的声音响起,声音不大,但众人迅速安静下来。
主桌的胖子从怀里掏出了两封信,拿起其中的一封道:“昨夜收到来自上庸的加急信件,刘封将军率三千军前往接应关羽将军,都互相传阅一下吧。”说完便将信递了下去。
众人只见一封字迹奇丑无比的书信,用词还文白参半,看了半天才看懂,大意是我刘封当初没有增援襄阳,是因为上庸刚平定,需要稳住局势,现在关羽被曹孙前后夹击,情况十分危急,经过一番艰难的内心斗争,最后选择连夜领兵接应关羽入川,不敢怠慢。这次出兵没有跟上庸的副手孟达商量过,如果上庸出了什么事那就治我一个人的罪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