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雪夜驰援



    “儿郎们,这大冬天的晚上,还下着大雪呢,就把大家从睡梦中叫起来,我心里很是愧疚。但收到紧急军情,咱们的关羽将军现正是北伐曹贼关键之时,却遭遇盟友东吴偷袭,荆州三郡已经被江东鼠辈强占了,孙权老狗两面三刀,背信弃义,置孙刘两家盟约于不顾,翻脸不认人,我现在恨不得马上攻到建业,将孙老狗挫骨扬灰,生啖其肉!”

    “干吴狗!”

    “江东鼠辈受死!”

    底下的士卒适时地呐喊了起来。刘封在校场看着手下的三千部曲,这都是跟“自己”一路走来的子弟兵,不是上庸合并的部队。现在能相信的也就自己这三千部曲了。

    部曲,可以理解为私兵。

    见士兵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刘封开始说出这次出兵的目的:

    “关将军此前在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用兵之神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关将军进退失据,我们这次要做的是在关将军退回西川的要道上做好接应。只要关将军还在,何愁吾王霸业不成!”

    “众将士听令,随吾出征!”

    刘封选择在冰天雪地里连夜赶路是有所考虑的,毕竟古代行军速度不快,冬天行军速度可能还得打个折,自己带领的也不是虎豹骑这种快速部队,能争取点时间就尽量多争取点,赶到地方后再驻扎休息,避免路上就遭遇曹军或江东军。

    在出发前,刘封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命人书信交代副统领孟达,提醒他防止本土豪强申氏兄弟反水。刘封正了正铠甲,再次拿起长枪便上马领兵出发了。

    此行目的地:临沮。

    至于为什么不去麦城,因为刘封认为他得到的情报时间有点滞后,现在去麦城可能会被孙权围点打援。而临沮是荆北入川的必经之路,且离上庸更近,现在赶过去先堵住入川要道,这样就能方便接应关羽。历史上关羽也正是在这里中伏被杀。

    夜晚的道路冰冷、黑暗。柔弱的火把摇曳在夜空中,仿佛随时都要被吹灭,星星点点的汇聚成河,缓缓流入未知的深邃。

    部队正迅速地前行,偶尔会有几句交头接耳,很快也就安静了下来。刘封有点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就打算找点乐子。他回头看向军中一位懂地图负责带路的士兵,喊道:

    “诶,那个,兄弟怎么称呼。”

    士兵疑惑道:“将……将军,你……你喊……喊……喊我?”

    “对啊,就你。”

    “将……将军,俺……俺当……当……不起这……这一声兄……兄弟啊。”

    “诗经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一起经历过如此多战事,当然是兄弟了。”

    刘封路上观察过了,这个士兵虽然有点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还严重口吃,但人很机灵,看图,气候,地形,勘察,好像什么都懂一点,早知道有这一号人才,就拿来当狗头军师用了,而不用自己两眼一抹黑,在这时代什么也不会。

    “好……好……好……的,邓艾……艾明白。”

    “好的邓爱爱,本将见你精熟军中要事,以候就当我的随行军师吧……等等,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将……将军,俺……俺叫……邓……邓……艾……艾,字……字士载。”

    “你是邓艾?!不对啊,你不是北方人吗,怎么会在我手下?”

    刘封是荆州出身,部曲也选择了很多荆州人。在古代,裙带关系、同乡关系更有凝聚力。

    “禀……禀……将军……”

    刘封废了好大劲才听明白,邓艾原本是荆州义阳人,算起来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南方人。义阳郡,与新野毗邻。后来曹老板攻破荆州,年幼的邓艾就在刘备当阳逃难时领着的十万流民队伍中。之后就是刘封耳熟能详的剧情,曹军虎豹骑奋力追赶刘备,俘虏了大批百姓,连刘备的老婆孩子都被曹军虏走了,赵云冒险把主母阿斗救出,张三爷据水断桥喝退曹军,刘跑跑再次有惊无险成功跑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