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婆媳之间的矛盾
杨立民握紧拳头,眼神中满是斗志。
他相信,重生之后的他虽然做不到大富大贵,但是盖一间像样的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深吸一口气,蹑手蹑脚走到三姐家院门前,小心翼翼地探头向里面看。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他真不想来姐夫家。
每次来这里,他都是受尽了白眼。
在三姐婆婆眼中,他就是个“穷亲戚”,家里半个子都没有不说,还经常让儿媳妇回家干活。
但每次来找三姐,三姐都愿意回家照顾母亲,一来二去,婆婆瞅她就不怎么顺眼了。
他不想因为自己惹得三姐在婆家遭挤兑。
刚要趴栅栏上向里瞄三姐在不在,就见到一个头发花白,身穿大红褂子的老太太端着洗菜盆出来泼水。
她是三姐的婆婆,村里人都管她叫做李老太太。
这老太太年轻时候非常尖酸刻薄,是村里有名的大喇叭。
谁要是惹到她,就听见犹如公鸭子般的大嗓门响彻整个村,那声音,就像用指甲挠玻璃时发出的一样,余音绕梁。
谁家小孩要是不听话,大人就会和他说:你要是再哭,李老太太就要骂你了,小孩立马就不哭了。
院内的李老太见杨立民站在门外向里面寻摸,眼中露出一丝厌恶的神色。
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他是来干什么的,一定又是要杨兰回去帮他们家干活了。
还没等杨立民开口,李老太就远远的指着他的鼻子喊道:“杨五?你来这干啥?我告诉你,杨兰不在,就是在,我也不会让她再回家照顾你妈。”
由于杨立民在家排行老五,因此村里人都管他叫杨五。
被李老太这张利嘴一顿狂轰滥炸,他有些懵逼,站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
想着今天这件事是没戏了,刚要转身往回走,就听见李老太小声嘀咕道:“什么东西,当初要是知道你们家事这么多,半袋高粱面的彩礼都没有。”
虽然是嘀咕,但是她声音可一点都不小,杨立民清清楚楚听到了耳朵里,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过事实还就是这样,你偏偏没什么理由反驳。
80年代,不能说没有,但大多数闺女嫁到婆婆家都得受气。
在婆婆眼中,这就是“买来的”苦劳力,要想被她们认定为好儿媳主要有两点:
一是你得吃苦耐劳,能下地上山干活出力。
二是你得听婆婆的话,不管说什么,你都要听,全家没有你说话的份。
能做到这两点,才会认可你是个“好媳妇”,但,好媳妇归好媳妇,该干活还是得干活,不会因为你“好”就舍不得让你干重活。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会有那么多人分家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
上面说的这些都指的是穷人家的闺女,有钱人的家庭就没那么多事了。
毕竟钱能解决99%的烦恼,剩下那1%是因为需要更多的钱。
….
杨立民强忍住要发火的冲动,依旧保持笑意和亲家告了个别,转身向回走。
目前三姐还在这个家呆的好好的,虽说受点委屈,但也没弄到要天天挨打的地步,如果自己突然横插一脚,和这李老太太起了什么口舌冲突,没准三姐会过的更难。
至于离婚......那时候的人很少离婚,倒不是因为什么政策原因,而是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还没有从封建的尾巴中走出来,觉得离婚是个磕碜事。
有的家庭公公婆婆一起混合双打,儿媳即便是有离婚的心思,家里不同意,也就只能受着。
刚走到半路,一个蒙着黄色头巾的女人迎面走了过来。
她衣服上全是尘土,肩上还扛着一把铁锹,看样子刚干完农活回来。
女人见到杨立民后,眼中露出一丝惊喜,快步走上前笑道:“小五,你怎么来这里了?”
杨立民支支吾吾,不好意思和三姐说是想让她回去照顾母亲。
然而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他那点小心思怎么会瞒得过亲姐,只见杨兰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是不是想让姐回家照顾下咱妈?”
“放心吧,等姐回去把农具放下,就回咱家陪咱妈唠唠嗑,也好长时间都没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