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江东六郡究竟交到谁的手上-第2/4页



   那一夜,孙策去世,享年26岁。 

   留下遗孀大乔正值青春年华,留下江东大业正盛。 

   让人多少慨叹。 

   当时,孙权穿着孝服,正跪在大哥孙策陵前痛哭。 

   吴太夫人几度伤心过度,哭的几乎昏死过去。 

   大乔夫人亲自主持着孙策的丧礼,又要照顾婆母吴太夫人兼顾着内宅的往来。 

   还是张昭站出来,当时即刻喊起孙权,对他说:“作为殄寇将军钦定的继承人,您是要继承先辈的遗业,使它昌大兴隆,以建立更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纷乱四起,你怎么能够独自继续哀伤,与常人那样去放纵个人的感情呢?” 

   张昭亲自把孙权扶起,扶他上马。 

   与周瑜一起组织编队排列。 

   让孙权出孙府大门,去巡视整个吴郡。 

   这才有了孙权的第一次权威亮相。 

   与此同时,张昭已经向朝廷上表,又给江东六郡的各个属县发公文,严令江东的各个地方官各守其职,不得乱出。 

   在这一件事情当中,张昭和周瑜等人确实认同孙权的能力,认为孙权能带领他们成就大业,倾心拥戴。 

   周瑜已经决定留在吴郡,在孙权身边担任中护军一职,同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此时曹操已经回复江东,表孙权为讨虏将军。 

   孙权虽然继承了大哥的部属,只被大家称为将军。 

   除了张昭周瑜这些真心拥戴的,还有一个个的,都以为孙权是白白捡了一个便宜,捡了孙策死后留下的大好局面,并不是真真心心的佩服。 

   只有周瑜用君臣的礼节对待孙权。 

   那时,小乔已经从巴丘赶回吴郡。 

   因为姐夫孙策忽然离世,乔蔓蔓日日夜夜担心姐姐乔菁菁的情况。 

….

     她一回来,干脆在孙府里头住了好几天,陪伴乔菁菁。 

   乔蔓蔓不知道乔菁菁心中的坚决。 

   还一味的安慰她阿姊: 

   “周郎屡次与我说,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的时候说,当今之事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阿姊,你不用担忧! 

   仲谋将军亲信贤人志士,接纳奇才有能。我还曾听有些所谓的哲人说过一些神秘的论证,说什么接替天命,代替刘氏的,必定起于东南。 

   也有好事者真的推算历数,观察形势,认为建立帝王基业的,也是在东南方。 

   我们如今就是东南方。 

   也正是一个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 

   阿姊,虽然姐夫不幸遭此罹难,你切要保重身体,不要过多忧伤!” 

   小乔还拿出了周瑜平时与她谈论的一席话,就是安慰她阿姊,虽然说姐夫死了,但是孙家仍然是蒸蒸日上的。 

   乔菁菁说是不忧伤,怎么能办得到? 

                她从此以后,在别人眼中,就真的是一个死了丈夫无依无靠的寡妇了。 

   乔菁菁虽然清醒,也免不得把眼睛每日都哭的红红的。 

   整个孙府因为孙策一死,孙权初立,吴太夫人又伤心过度,病倒了。 

   真是混乱之中带着忧伤。 

   孙尚香也因为大哥的死好几日吃不下饭。 

   本想着过她大嫂这边来看看母子几人的情况,一走到符园门口,又想起他大哥生前的音容笑貌,孙尚香又免不得伤心一回。 

   那些日子真的是好可怜。 

   但人生就是这样,别人并不会你的境况可怜,而放过你。 

   当一个人身处可怜之境,遇到的不一定是雪中送炭,还有可能是铺天盖地而来的黑手。 

   首先,孙策一死孙权继位的消息传出,曹操远在北方,看不出明显动作。 

   江东六郡却先出了状况。 

   最先反叛的,就是庐江城。 

   庐江城的贼首李术已死,但因为其门徒部属尚在,那起人就率先举起旗帜,不愿接受孙权的管辖。 

   还处处宣称孙权是无能之人。 

   好在,孙策预先在庐江城外留下了韩当驻守,以及两千人马。 

   韩当发现势头,已经果敢的带着两千人冲进庐江城平乱。 

   可是庐江成的情况远远没有韩当想的那么明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