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燕山难行(二)
战争是血腥的。
对待敌人,李均的心只会越来越冷。
“哈哈,爽!”
“憋了这么多天鸟气,贼子,尝尝你吴爷爷的厉害……”
对岸山坡,五个汉子的大声宣泄,近乎疯狂地朝山谷扔下石块。
想到他们是被压迫太久,李均倒也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说起来,自己好像也是如此。
一时间,他感到有些好笑。
自己想这么多干嘛?
这场伏击大约持续了盏茶时间,直到山谷里的惨叫渐渐消弭。
几人提刀走向山谷,检查此次的“战果”。
一到谷底,李均就差点忍不住呕吐起来。
惨!惨不忍睹。
现场充斥着浓浓血腥味,人马尸体胡乱倒在一地,这些人不是被石头砸死,就是被左右战马倾轧致死。
程大牛等人倒没觉得有什么恶心,反而是很兴奋地打扫起了战场。
李均则独自坐在场外一处石堆上,心情难得放松了起来。
“公子,除了跑了几匹马,敌军一个都没逃脱,二十个人全死在这里。缴获上好环首刀十二把,干粮五袋……”李宝一一细数汇报起来。
就在这时,程大牛一脸喜悦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弯弓状东西,另一只手还拿着一根长长布袋,里面还装着几支箭羽。
“李将军,你看俺找到了什么!”
弓箭!
李均一眼瞧出,眼睛一亮,整个人连忙起身,像是见到了心爱之人。
他内心深处滋生出莫名的期待,手本能地朝程大牛手上弯弓伸去。
因前身喜爱弓箭缘故,导致自己也对这玩意泛起喜爱之意。
陇右李氏,在西魏时期靠着战争迅速崛起,以军事起业立足于关中,属于关陇贵族一部。
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如西魏“十二大将军”的李虎,李弼二人。
李家对子弟除要通晓一定的文墨之外,对族人在军事素养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视。
在记忆中,李均看到了一个弱小身影身影,那是前身小时候。
受父亲李祥影响,小李均也对弓箭有了强烈的好奇。
记得当时为了做弓,他曾拿着砍柴刀偷偷跑到别人家的竹林里砍小竹子,事后被父亲发现狠狠棍棒教育了一番。
但至那之后,他身上多了一把小竹弓,每天对着稻草人反复练习。
这一练习,就是几年时光,那稚弱小童成长为如今半大少年的李均。
“大牛,你很不错。”
李均给程大牛投去一个“你很懂事”的眼神,一手接过长弓。
接下来,他整个人气势突一肃然,左手快速掠过程大牛手上箭袋,下一刻,一支箭羽已经上弦。
与常人不同。
李均箭术乃是自学,习惯左手拉弦,右手抬弓,这样箭支在飞跃过程中能有更好的稳性。
稍一用力,弓弦紧绷声滋滋作响,弓轻而易举便拉成了满月状。
….
李均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些不满意,随手抬弓朝山腰的一颗普通小树射去。
“射程不过六十步,拉力一石。”
李均看着箭羽喃喃自语道,有些唏嘘一石弓拉力如此轻盈。
至于剩下的在场九人,目光不约而同望向,那不远处树上插着的箭支,一个个惊得嘴巴微张。
一般,士兵能拉开一石左右的弓已经算是精兵了,但要六十步外准确命中目标,弓箭手都很难做到。
还不过六十步?
仅是随手一拉便是精准射中的那种,就这似乎李将军还不满意?
或许这也正说明他箭术高超非常人吧。
李宝眼中蕴有兴奋,越想越佩服自己当初投奔李均的正确选择。
不愧是公子,有计谋有胆略,箭术也不简单。
程大牛回过神后,则是憨厚一笑竖起大拇指,和其他其余众人对视一眼,对为首的李均实力给予充分认同。
李均随即大手一挥:“好了,带上衣物、干粮和兵器,其他的能带走就尽量带走。”
“是!”
燕山冬季气候很冷,衣服再厚也不会觉得热。
几人也不嫌脏,尽数扒下尸体上的衣物套在各自身上。
此外李均还吩咐几人割下几大块马肉,打包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