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燕山难行(一)
燕山之南,百里大雪原上。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屠杀。
惨叫声回荡。
百名高句丽骑兵扬马驰骋,手中的长刀每一次挥下,都无情地收割掉一条生命。
“某和你们拼了!”
一位俘虏忍终于忍受不住,两手架起缴获而来的长枪,对准骑马冲来的敌兵反冲锋。
“噗”的一声。
他的运气很好。
长枪刺中马背上的目标,滚落下马,生死不知。
在步骑近战中,长矛是步兵对付骑兵最好的近战武器,只要刺下马上的士卒,必死无疑。
但下一刻,这名俘虏就被其他赶来的骑兵砍倒在地。
这一画面,在草原上终究只是极少数。
更多的是手无寸铁的俘虏像绵羊一般被斩杀。
骑兵机动性强,能快速出击、突袭、分割对手阵势。
又与此地大草原地势完美结合,便于施展,对阵步兵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何况区区几十名手无寸铁的俘虏呢。
不一会儿,一行人被斩杀殆尽。
“我投降,我投降,别杀我,我还有……噗。”
最后一名狼狈不已、头发缭乱的俘虏吓得语无伦次直接跪下求饶。
回应他的,只有那锋利无比的弯刀。
这名俘虏被一刀砍翻在地,血水混合物曝洒脸上遮住了大半样貌。
只能从那搓精细胡子上依稀认出,此人正是王二。
——
时辰来到午时。
燕山上已经停止了飘雪,浮云消散而去。
阳光照拂到整个燕山,给山上生灵增添了几丝温暖。
暗中潜伏的李均众人,也感受到了身体表面的丝丝暖意。
这里是一处山谷地带。
“U”形地势可以有效限制骑兵的发挥空间,使其仅能保持一人一马通过。
这也是李均选择走燕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山坡上。
“李大郎,你说敌兵会来嘛?
是不是搞错了?”
石堆前,焦脸汉子程大牛开口。
程大牛是山东济州人,长着一团显眼诺腮胡子,面色土黄泛黑,身体雄壮如同一只黑熊,声音粗犷中又带有一些憨气。
和他蹲伏在一起的,有李均李宝阿支伽三人,剩下的五人则是埋伏在对岸山腰。
他口中的李大郎自然指的是李宝了。
李均这样年龄在隋唐还属于“未成年”,常人通常称呼为小郎君。
“程大牛,你可以怀疑某的本事,但你不能质疑某家公子。”
提到李均,李宝用很崇敬的语气说道。
闻言,程大牛连忙摆手,“呃……没有没有,俺怎么敢呢,看李将军有大本事咧。”
“年纪轻轻,比咱们村里的咬金郎还厉害,将来肯定有大富贵咧。”
李宝接过:“那是当然,我家公子可是……”
“好了,大宝不要说了。”
李均连忙抬手打断他,生怕又说出类似能夸出自己花来的话。
….
大牛那羡慕表情让他苦笑连连又带着羞愧。
一个世家门阀观念还很强烈的时代,自己能坐上九品扫寇将军并非是有着多大本事,只是沾了名门子弟的头衔罢了。
世人所求无非功名利禄,这往往就和做官划起了等号。
所以才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话。
前身读书天赋不高,但胜在有个好家世。
只要是和世家扯上一点关系,傻子都能做官。
做官嘛,那就是权势!
即便自己不做,也会有其他人争抢着坐。
既如此,何不自己做?
这是个死结。
“等等!”
“大牛,你说你们村有个咬金?那人,莫非是叫程咬金?”李均抓住了重点。
“是的咧。”大牛点头,疑惑道:“将军认识咬金郎?”
“哦,只听说过一点。”
李均随口说道,内心却道何止是听说过。
程咬金,又名程知节,初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此等豪杰,如今怕是在贩卖私盐吧。
就在李均与众人感慨之际,山谷内响起了零散慢悠悠的马蹄声。
二十名铁骑追兵映入众人眼帘。
“大牛,敌军来了,俺家公子没猜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