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罗波维奇的密码》-第3/3页



  从头开始观看,电影的完整情节其实很简单。

  这是一部讲述传奇特工的传记电影,主角是一个叫切拉托夫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而他比父亲的手艺更好。修鞋过程中需要将铆钉钉在鞋子上,鞋匠往往用锤子进行敲击。

….

    切拉托夫发现每次总有一批客人指定父亲修鞋,而父亲修鞋时敲击铆钉的声音很大,又并不规律。

  切拉托夫对这种敲击声尤其敏感,常常默默记下。

  当时正是华沙沦陷后波兰人集体情绪低迷时刻,切拉托夫不甘心对祖国困境毫无作为,可又没什么办法。

  一个鞋匠能做什么呢?

  有一天来了一群德国士兵,他们将父亲和周边街区的商贩带走盘问,到了晚上也没有放回来。

  切拉托夫守在家里,修鞋的客人需要的铆钉不足,他不得不去地下室取货。在那里他发现了被父亲藏在铆钉箱里的旧式电报机和笔记本。

  送走了客人后,切拉托夫激动地守在电报机前,可是他对怎么使用一无所知,好在笔记本记录了部分使用方法。

  长久的等待后,电报机响了,切拉托夫监听到了一串信号。

  他当然不知道这串信号是什么意思,但一直以来留意父亲钉鞋的敲击声给了他灵感,他结合笔记,无师自通地破解了信号传递的消息。

  “是否已经开始了搜捕?”信号那边问。

  “是的。”切拉托夫回应。

  后来再没有新的信号过来,凌晨父亲被放了回来。

  切拉托夫将昨天自己发现电报机并发出电报的事情告诉父亲,父亲庆幸获救的同时更加惊讶于儿子的独到天赋。

  原来父亲是一名波兰特工,他潜伏在鞋匠铺帮助传递消息。德军发现城内消息泄露,于是锁定了一些人将其关押,其中就包括父亲。

  德军决定今晚采取抓捕行动,如果行动消息不再泄露,就说明传递消息的人就在关押的人群里,那就可以将这批人全部杀光。

  幸运的是,切拉托夫的工作让城内其他波兰特工有幸逃脱,导致德军认为关押的这群人和传递消息无关,出于统治稳定的考虑,这群人得到释放。

  第二天,父亲立刻联系其他波兰特工修改密码,并暂时中止联系。

  没错,切拉托夫破获的,正是罗波维奇哨点的密码,而也是因为这次巧合,切拉托夫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他将奋斗终身的特工事业。

  后续切拉托夫被波兰官方培养,成为了一名传奇特工,他的一生,为反德战争的情报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直到电影播放到演员表,卫枢依旧没有从情境中走出来,他脑海中一直是切拉托夫坐在电报机前,重现父亲敲铆钉节奏的画面。

  这个画面是电影里最经典的桥段,同时,也是卫枢最喜欢的部分。

  那一刻卫枢好像和切拉托夫融为一体,他迫切地想知道,敲击声,到底在传递什么。

.

  孙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