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罗波维奇的密码》-第2/3页
“您也懂波兰语么?”卫枢问道。
“不不,我只会英语和粤语,当然还有不标准的普通话。”李鸿学谦虚道,“我恰好看过这部电影,很喜欢,一些情节就记住了。”
李鸿学继续说道:“你肯定想不到罗波维奇是什么意思?以为是主角的名字对么?”
“罗波维奇是波兰在上个世纪一个著名的特工哨点。”卫枢想也不想直接说出。
李鸿学没想到卫枢竟然脱口而出。
“比起波兰语,我的历史可能更好。”卫枢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少有的自信。
“您真让我惊讶,卫先生。本来还想炫耀一下,没想到遇到了行家。”李鸿学表情颇为遗憾。
卫枢出于对冷门历史知识的爱好和,对这部电影产生了一些兴趣。
“所以这部电影是讲如何传递密码么?主角是罗波维奇的特工?”卫枢有意问道,算是满足一下李鸿学的讲述欲。
李鸿学又来了精神:“不不不,相反,主角是一个普通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叫罗波维奇的哨点的密码,你肯定猜不到他是怎么发现的。”
卫枢想了想:“确实猜不到。”
“算了,我不多说了,留给你自己看吧。”李鸿学抬起左手,他的手上戴着少见的卡西欧登山表PRX-8001,和他的心理医生职业明显不符,倒是和户外爱好者身份呼应。
“时间不早了,诊所还有一个内部会,我恐怕只能送到这里。”
“没关系,感谢李医生,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
卫枢告别了李鸿学,一路走到疗养院的大门,最后一批小学生正在和疗养院老人们告别,孩子们亲了老人的脸颊然后晃着沉甸甸的书包跑上校车。
显然,虽然孩子们带着礼品来看老人们,但老人们还是出于喜爱给了孩子更多。
卫枢有了一个想要给父母打电话的冲动,他很久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了。
进入手机的拨号界面,卫枢迟疑后又退了出去。
也许现在还不是一个好时候,等状况好转起来再说吧。
卫枢回到家接近晚上8点,客厅地上又出现了一些烟头,但是比昨天少了一半。
看来今天只有中介在抽。
卫枢打扫的心情明显比昨天好了很多,他打开公司年会抽中的音响,少见地为打扫工作配上了音乐——
Nujabes的《Aruarian Dance》。
音乐和耳鸣意外的和谐,卫枢一边打扫一边划着手机里的消息,他想起上午李鸿学特别的盐矿石,说起来也好久没有和波兰朋友联系了。
卫枢打开一款蓝鸟图标的国际通讯软件,点开消息列表,列表里只有一个波普图案头像的用户,她就是卫枢的波兰朋友,赫尔·戈兰(Helgond)。
两个人的聊天停留在4月28号卫枢收到纪念品快递的那天,最后一条是卫枢用波兰语表达的感谢——虽然是他先邮寄了更多礼品过去。
软件显示戈兰最近一个月没有在线,根据一个多月以来戈兰一直没有回复看,她可能是在攻克毕业论文。
戈兰比卫枢晚一届,现在正是毕业季最忙的时候。
打扫过后,卫枢随便给自己煮了碗面,临睡前不忘记把李鸿学开的安定精神的药物服下,这一晚睡得很好,醒来是第二天的早上8点。
因为是周五,平时卫枢需要赶早高峰上班,现在反而无所事事。
他打开电脑浏览了一圈新闻,又了一些关于事件性焦虑的资料,基本上和李鸿学描述的一致,这让他对康复更有信心。
一下子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无聊中卫枢想起了昨天在诊所楼下看到的电影,他先用中文了影片名,遗憾的是这是一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电影,站已经找不到清晰的资源了。
卫枢只能换上国外网站,重新用波兰语检索,检索的结果也是波兰语,阅读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只是速度没有上大学时快了。
卫枢并不讨厌自己的专业,出于对冷门历史知识的热爱,他甚至愿意学习更多的外语去了解第一手历史资料,但生活压力让他没有更多时间回归专业。
如果有机会的话,下一份工作,卫枢希望和语言本身有关。
点开观看的链接,尽管没有中文字幕,但得益于波兰语字幕和演员标准的发音,卫枢进入情境并不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