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夏守忠陪兴平皇帝一起长大,三十年的交情了,自是知道他的执政理念。

  那就是仿效太皇,以文御武,打压开国勋贵和武将。

  可最后,他们父子为什么分道扬镳呢?

  夏守忠摇摇头,不敢往深处去想,赶紧过了眼前这关要紧。

  作为兴平皇帝肚里的蛔虫,又是经历过元丰盛世的老人,从戴权手里接过东厂后,

  夏守忠往大魏军中和神京各勋贵府里派了更多的探子,不拘什么消息,不管有用还是没有都得上报。

  是以,兴平皇帝问到贾家的事,夏守忠如数家珍、信手拣来,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没有半点隐瞒。

  听了半晌,兴平皇帝总算搞明白,秦瑁就是一个类似石亨的人,被宁国府收为义子,又被许配荣国府二孙女,

  这算盘打的不要太响,一双眼睛真是盯紧了京营!

  魏太宗靖难成功后,把京畿从南京北迁到了神京,并把南京该作江宁,将直隶省改为金陵省,

  这贾家就一直掌管京营,两代人足足半个世纪那么久,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足厌么?

  这王子腾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倚仗朕的信任和支持,坐上京营节度副使之位四年,

  还是没能分化完京营,反而和四王八公一系走的更近了,简直就是混账东西!

  兴平皇帝坐在龙椅上沉吟半晌,低声喃喃自语道:

  “父皇,您既想把持军权不放,为了孝道,儿子就不说什么了,来日方长嘛!”

  “朕有的是时间慢慢等,这么多年朕都挨过来了,不差这三年五载的!”

  “朕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您下好这局打大棋!”

  兴平皇帝剑眉一挑、抬眸冷哼一声道:

  “夏守忠,拟旨,兹有京营亲兵营统领秦瑁,勇于冲阵,于万军之中斩杀鞑靼小王子,”

  “大涨我军士气,为我朝大胜奠定了基础,”

  “此等大功,此等报国义士,朝廷不可不重赏。”

  “敕封秦瑁三等伯爵,赏黄金千两,白银五千两,各色锦缎三百匹,念其年岁尚小,不满十四岁,暂交由荣国夫人代为抚养,钦此!”

  “大伴,荣国公薨逝后,贾政是不是把他的女儿——贾元春,送进了宫中当值?”

  夏守忠低头想了一阵,“启禀陛下,确实有这么回事。”

  “贾元春目前在凤藻宫为女官,负责宫中藏书的晾晒与打扫。”

  “月前被甄太妃带去,随着太上皇南下江宁伺候。”

  兴平皇帝右手敲了敲御案发出“咚咚”的闷响,像是一击击响锤落在夏守忠心尖上。

  夏守忠头低得更低了,几乎埋进了胸前的衣领里。

  伺候了兴平皇帝这么久,夏守忠晓得兴平皇帝又在算计人了。

  不知过了多久,大殿里沉闷的咚咚声陡然停了下来,只见兴平皇帝长身而起,

  朗声道:“升贾元春为女史,回神京后,让她来乾清宫里伺候。”

….

    夏守忠不敢问为什么?

  虽然贾家花重金经过他的手,才将贾元春送进宫中当女官的。

  只见,夏守忠低眉顺眼地应了声“是”,就躬身站在了角落里,等着兴平皇帝接下来的吩咐。

  “还有贾政,他在工部主事的位置上四五年了吧?”

  “一直兢兢业业,他也算是劳苦功高,赏贾政一个从五品官衔,仍是在工部做个员外郎吧。”

  兴平皇帝长叹了口气,对着角落阴影里的夏守忠摆了摆手,“去吧!”

  “让内阁拟好圣旨,朕盖了玉玺后,你亲自去到荣国府里传旨!”

  夏守忠躬身应了声,后退了几步才转过身来,迈着小碎步出了养心殿,合上高大的殿门。

  夏守忠望了眼山东聊城的方向,重重叹了口气,刚才他的后背唬得冷汗直流,沾湿了衣襟。

  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对父子隔着千里还来了个隔空斗法。

  权利真就有那般好?

  夏守忠默道:“还不如银子好使!”

  这等皇家机密事听得夏守忠一阵眼晕,他真想装聋子什么也听不到;

  装瞎子,什么也看不到。

  皇爷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好了。

  做皇家的奴婢可真是为难,两个都是正经主子,两个皆不能得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