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全场目光向我看齐?(求票求追读)



  毕竟大家平日里都是往来无白丁。

  满座高朋只有祝今宵这么一个“白丁”。

  “我笃定猪三郎第一轮都撑不住。”

  沈明臣对着自家弟弟说了一句。

  他侄子便是日后浙党的魁首沈一贯,引得周遭人纷纷点头认同。

  屠户之子,他能有什么学问?

  “那可不一定。”

  沈炼基于对徐渭的赌约,现在倒是对祝今宵自信的很。

  这小子倒是能给人很多意外。

  光是恍惚之间包爆杀倭寇,就让多少人惊掉下巴,在沈炼看来,就算祝今宵他当场做出一首诗来,都不让他意外。

  这种人在沈炼想来,便是那楚庄王那种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

  “哦?”

  沈明臣对于谢家的底蕴还是十分相信的,没有对这个曾经的高官进行反驳。

  祝今宵对于成语接龙飞花令之类的,还是有些底蕴的,他便快速吐出四字:

  “安居乐业。”

  谢景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在他想来,猪三郎第一个词就得卡住。

  如今祝三郎能知道这个词,侥幸吧?

  行酒令是他祖父提出来的,讲道理自己主场优势极大。

  猪三郎如何能晓得?

  定然是胡巡按在城外安抚百姓的的时候,说过这个词!

  谢景松了口气,算你小子运气好。

  士绅家里藏书才是常态,许多书籍市面上都买不到。

  尤其是一些中了进士的什么“高考卷、模拟真题解题思路”等等,多是不外传的秘籍。

  没有名家指导,光靠自己钻研科举考试,很难的。

  沈明臣同样咦了一声,便很快收声,一个词算不得什么,且在看看。

  第一轮桌子上的八人都没什么问题。

  “出神入化。”

  徐渭看着祝今宵脱口而出,他还能说出第二轮成语。

  大感意外。

  这小子有点意思啊。

  不像是没读过几本书的样子,看来以前大家都小瞧他了。

  或者说谣言的可怕,都让人相信祝三郎是个性子懦弱之人,以及长相俊俏,未曾发现他的才华。

  倒是祝今宵这个化字,把山阴知县喻显科给撂在原地了。

  叮叮叮。

  徐渭敲了三声过后。

  喻显科愣了一下,未曾想竟然是自己第一个下场,遂端起装在妓鞋里的太极樽一饮而尽。

  因为在他想来,祝三郎能坚持一轮便不错。

  第二轮还能来,属实是超出他的意料之外了。

  这小子倒是有些深藏不露,胡巡按定然是在路上提点了他许多。

  谁让这词是胡宗宪先提出来的?

  紧接着会稽县知县也没说出来,跟着喝酒了。

  谢庄也端起酒杯,把场子让给孙子。

  没瞧见山阴知县都“主动退出”了吗?

  不来掺和小儿辈之间的较量。

  谢庄相信自己的孙儿不会输。

  若是腹中连这点墨水都比不过那个屠户之子,他这辈子都难以考上举人了。

….

    “化腐成奇。”

  谢景也不逞多让,面带笑意的瞧着祝今宵。

  张经、胡宗宪、张道明全都喝酒,同样把场子交给祝今宵。

  他们目的倒是出奇的一致,要看看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猪三郎,平日里是不是真的扮猪吃虎。

  这小子到底藏了几手?

  “奇花异草。”

  “草船借箭。”

  “箭。”祝今宵顿了顿,听到了一声响后:

  “箭无虚发。”

  谢景眉头微皱,他发现祝今宵还能说,皱着眉思考。

  不应该啊。

  他凭什么能晓得这些知识?

  祝三郎家里没有这个熏陶环境才对。

  待到徐渭敲了两下之后,谢景才快速吐字:

  “发奋图强!”

  “强词夺理。”

  谢景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祝今宵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节奏,给了谢景很大的压力。

  祝三郎一个屠户之子,说不出来那实属正常。

  可他谢景要是说不出来,那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谢景额头上的热汗都出来了,终于在第三下响起的时候快速道:

  “理直气壮。”

  “壮壮壮,壮士断腕。”

  祝今宵在徐渭敲了两下后,同样接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