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2/3页



    “不认识,他是我同事。”

    听到这句话,我很失望。但我没有表现出来,转而说我想看看他男朋友的照片。她笑咪咪地从手机相册里翻出照片给我看。她说,他叫杨阳,是我们酒店的房务总监,他是河北人,在西安读完大学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他已经在西安定居了,有房有车,而且他说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想找个喜欢的人谈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她说的很现实。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跟她的姑姑,也就是我母亲,很像。

    实际上,我对她的介绍一点也不感兴趣。我好奇的是,她为什么不追求她的童年梦想——张骁,转而去跟另一个男人谈起了恋爱。我想起她得知我与张骁恋爱时的过激反应,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来。难道是我猜错了?难道她暗恋的小学同学根本就不是他?那她当时极不寻常的表现是针对谁的?难道是担心我再次受伤?难道是因为她了解张骁是个怎样的人,而故意让我主动放弃?我的脑子里一下子画了很多问号,但我不打算跟表妹要个答案。从恋人角度看,张骁对我而言并不重要。既然,艾青选择了另一个人,那说明他对她也不重要。我想。

    但我还是在饭后闲聊时,提到了他。我很想知道张骁的近况,因为他出现在我生命最艰难的时刻。他是将我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医生、是热情陪伴我的朋友、也是不远万里追求我到云南,却仅仅恋爱了五天的前男友。

    我轻描淡写地说:“张骁现在怎么样?最近都没听你提起他了。”

    “他啊,很好啊。”她说的心不在焉,好像故意要隐藏什么似的。

    “你是不是跟你这位老同学关系也淡了?”

    “没有啊,我们偶尔还约饭。不过,他交女朋友了,我也不好总找他,免得人家误会。而且,杨阳也会吃醋的。”

    提到杨阳时,她的嘴角又一次上扬。我看得出,她很喜欢他。

    我没再继续追问,而是附和了一句“也是”,便结束了谈话。

    就是这次稀松平常的闲聊,让我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理:错过就是错过。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疑问,只要错过了说出口的时机,再要重新谈及的时候,就会发现那句话已经没有说出口的必要,那些疑问也无需得到答案。

    这个真理背后的真相是,我已经错过李莫尔了——在2017年的那个夏天之前,在我拨通那个导致我崩溃的电话之前,他就已经不属于我了。我当时的举动是多此一举,而且非常愚蠢。

    似乎我对待很多事情都可以把握好火候,做到适可而止,唯独对待我与李莫尔的这段感情时,我会变的行为荒诞、情绪激动,就好像这段感情对我的影响是一种不可抗力一样,即使我调动我拥有的、学到的、假装的一切知识、经验、体悟,都无法恰当合理地回避它。

    周末很快就到了。当我走进餐厅,东张西望时,艾青正在一处靠窗的位置,热情地冲我招手。我看到她身边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他看上去比艾青大几岁,脸很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他很儒雅,甚至有点木纳。他也在冲我微笑。我绕过几张餐桌,走到这对喜形于色的情侣跟前。

    我在艾青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很随意地跟这位素未谋面的男士说了句“你好”。他笑笑,也回了句“你好”。

    艾青热情洋溢地向我介绍了她的男朋友,又用同样的语气向她的男朋友介绍了我。我当时觉得她没必要在介绍我们的时候,附加那么多溢美之词。因为我猜她一定事先就跟杨阳提起过我了,就像她事先就将他的情况告诉了我一样。

    我们吃饭的气氛有些沉闷,全程都是艾青在不遗余力地调节气氛,而我跟杨阳都是礼貌地微笑、点头或者附和。看得出来他性格比较内敛,而我也是个慢热的人。实际上,我当时想起了,多年前,我、李莫尔还有艾青在饭店一起用餐的情景。艾青与杨阳之间举止亲密,这更让我疯狂地想念起他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