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4页



    “瞧瞧,你是不是脾气又上来了?我看都是写作闹的,写作真不是什么好差事。要不,你停一停?”

    艾青半眯着眼睛看着我,声音柔和的用一种试探性的语气说。我觉察到,她刚刚说的所有话,都是为了将我引入这个话题。而且,她已经跟我母亲沟通过了,她们达成了一致,都觉得我不应该在写作上浪费时间。

    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过,因为这是我母亲一贯的态度。而艾青,从小到大都很务实,她能够与我母亲观点一致,我一点也不奇怪。我不想争辩,更不想解释。因为我以前曾跟我母亲满心欢喜地说起我写作的事,得到的是一碰凉水和全盘的否定。

    我母亲当时是这样说的:静怡,你应该努力工作,谋求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发展。趁着年轻,你要么多赚点钱,要么好好谈个对象,最好能结婚。不要一天到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而且,写作是要天赋和社会经验、人生经历的,你有吗?你一天天就是两点一线,公司到家,家到公司。这样能写出什么来?你能像路遥一样,写出《平凡的世界》那样的书?

    《平凡的世界》是我母亲毕生看的唯一一本小说。这本书是我高中时读过的,后来我高中毕业时,把我所有的书打包都带回了家。当时,我的书足足装了两大编织袋,里面有课本、辅导书、复习资料和小说。这些书拿回家后,都是母亲帮我整理的。她一本也没有扔,而是将它们放在了一个巨大的木质收纳箱里。这本书,大概就是她整理书籍的时候看到的,并且拿出来当做消遣去读的。

    我母亲的这番话,让我一连难过了好几天。我已经三十岁了,她依旧认为她的女儿是个不谙世事的无知少女,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我没有天赋、缺乏经验,我太稚嫩了,也太匮乏了,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写不出来。我跟李莫尔抱怨,说我母亲总是这样看我,我不知道我做什么才会从她口中听到一句肯定,更别说赞赏。我觉得我这辈子都没办法成为我母亲的骄傲,我只会成为她对自己的人生很不满意的其中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忘记李莫尔当时是如何安慰我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对我而言都会很奏效。因为我信任他,我觉得他对我的看法,比我母亲的还重要。

    至于艾青的观点,我似乎也没那么在意。在李莫尔对我的影响完全消失之前,亲情和友情,在我心里都褪了色。我爱她们,但我不会因为她们的想法,而轻易改变我自己。我没告诉她,我的那本小说已经半路夭折的事,也没告诉她我的一些全新的心理体验。我觉得这些感受只有李莫尔能懂,可他已经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于是,我换了一副面孔,满脸笑容地看着她说:“我们什么时候买年货啊?“

    她见我没有想要继续讨论的意思,便笑了笑说:“过几天,我休息时,咱去趟超市。”

    我又故意抱怨了几句,说家里没有过年的氛围,说我想吃这个,想吃那个。她受到我的感染,也说她想吃这个,想吃那个。我们说出的这些美食,都是我们小时候,每逢春节,我母亲会做给我们吃的。这些美食会在除夕夜出现在两张餐桌上,一张是我家的,另一张是外婆家的。虽然餐桌不一样,但是餐桌上摆放的年夜饭是一样的,它们都出自我母亲的精心准备。所以,我们只是过过嘴瘾,说说而已。因为这些年食,我们会做的并不多,即使会做,也做不出我母亲烹饪的味道来。

    春节前的家务劳动,让我与艾青的关系更紧密了。她一有时间就往我家跑,我们又是大扫除、又是给家里装扮节日氛围,忙得不亦乐乎。装扮完我家,我们又去她家重复了一遍家务劳动。我们分工明确,面面俱到,每件事都做的很开心。艾青说我遗传了我母亲的优秀品质,在家庭事务上很有一套,干起活儿来有条不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