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领受任务 1
这年头,不贪的人不多,不同流合污的人就不是同路人,也就不能合作;生意人宁可少赚也要把大家的利益捆在一起。
十一
桂为民的心情又回到冰点。
省委调查组通报南集调查结果——农贸市场倒塌,三分人祸七分天灾。
因建筑商福建人去向不明,这三分人祸还找不到责任人,并且没有迹象表明农贸市场建筑工程是董家承包,从招标书到签订合同以及工程结账单,均没有董家大名,工商局几位局长也否认是董家承包再转包。
调查组对在建和已建工程进行走访,都与董家无关,倒是福建人承包工程不少;下一步的着力点是查清福建人与董家之间的关系,看董家是不是幕后老板。
桂为民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查不出问题只能说明他董作为老奸巨猾。
应该说是时机不成熟,因为董作为还在地委书记的位置上,谁敢拿鸡蛋碰石头?
查不出问题意味着不能取而代之,桂为民决定自己行动。正在这时,熊世昆来电话,说他已经把材料交给了调查组。
不听则已,一听恼火,桂为民说:“你跟我玩两面三刀。”说完把电话扔在桌上。
不一会儿,熊世昆来到桂为民的办公室,说他有难处,万一扳不倒董作为他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桂为民说:“怕得罪他?你就不怕得罪我?”
正因为有这层意思,所以才两边都不讨好。就目前的实力而言,桂为民的确不如董作为,毕竟董作为是书记桂为民是专员。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不得罪。于是他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办法:用匿名信形式向省委调查组举报了董家承包财政局办公大楼工程,而当调查组找他调查时,他又矢口否认,说是福建人竞标承包。为了表功,他还在董作为面前把调查组来财政局调查的情况向董作为作了汇报,并把桂为民要他停工向调查组举报董家的事也一五一十地说了,气得董作为对桂为民咬牙切齿……
熊世昆说他已向省委调查组写了信,只是停工一事不好向董书记解释,说要慢慢来。桂为民问他,向省委调查组写信是以财政局名义,还是以党组名义、群众名义?他支支吾吾,这说明他还没有行动。桂为民叫他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熊世昆离开。
桂为民越想越不是滋味,专员跟书记级别一个样但是味道不同,省委开会书记可以坐在主席台上,而专员只能在台下第一排就座。虽说近在咫尺,却一步难跨,真是差之毫厘隔之千里。
按常规,桂为民当书记没有问题,但是还必须等,要等董作为调走或者退休才能顺理成章当书记。等到何时?谁也说不清。不能等,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把董作为撵走。
怎么撵?他想起一个人,地区交警支队队长华楚天。这个人想当地区公安处处长,曾托人找过他,当时他叫来人转告华楚天,说此事没有问题,但得等他当上书记后再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何不把华楚天找来商量。
华楚天来了,一副精明相,进门就说正要找专员汇报。桂为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交警支队准备盖一栋车管所办公大楼,贵公子桂海量找到他要承包这个工程,他不知道是专员的意思还是公子自己所为。
桂为民大吃一惊,在心里骂道:这个不识时务的东西,老子正在查别人承包建筑工程,你却瞒着老子横插一杠,这样做不是与老子过意不去还能是什么?
他随即表态,说他没有这个意思,并当着华楚天的面把儿子骂了一通。
在没有当上书记之前,他是不准别人特别是儿子给他添乱的。
“那好。”华楚天如释重负。原来董家也想要这个工程,他正愁不好处理书记、专员之间的关系,现在专员主动放弃了,那等于放了他一马。
“你什么意思?”桂为民抓住话柄。
华楚天实话实说。
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桂为民说:“小华,你托人带的口信我已收到,公安处现任一把手的年龄的确不小了,总得有个年轻人来接班……听人讲你的工作搞得不错,再进步一点还是有希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