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3



    年轻人要求进步可以理解,不能一并论之为跑官要官,这是董作为的观点,于是凡是找他的人一般不会空手而归。

    周日光见董作为点了头,知道有点戏了,于是问琴姨在不在,他要找她有事。

    董作为说在打牌。

    周日光径直去了麻将室,不一会儿就把事情办妥。

    高天泽走出地委大院时,喧嚣的大街成了幽静的峡谷。没有人行,没有车流,两行梧桐树把街道架成一条隧道,置身其中有与世隔绝的恐惧。好在不远处有一个十字路口,小摊小贩把摊位支在路口边,总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在这里喝宵夜酒。

    高天泽从摊边经过,摊主以为是客人,认出后与他点了一下头。

    这段路是高天泽回宿舍的必由之路,有时肚子饿了他也坐下来吃上一碗面条或喝上一碗银耳红枣汤,与老板边吃边聊,次数多了也就成了熟人。

    摊主不知道他的职业,只知道他与他们一样辛苦。

    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白天的时间不属于他自己,领导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只有当领导休息后他才有时间支配自己。这段时间虽然属于自己,可是不敢有半点松懈,要去办公室取材料,要看文件,要完成白天书记交代的任务,要安排领导第二天的行程……不到深夜回不了宿舍,睡上五六个小时就得起床,早餐是在路上啃两个馒头,到了领导家就开始工作……

    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使是过年也只有年三十的下午是休息时间。

    高天泽兄妹俩住在一起,妹妹时常埋怨他不会照顾人。

    妹妹高天亮卫校毕业分配在地区人民医院当护士,医院没有分房,正好哥哥的二室一厅没有人住,她便搬来。多了一个妹妹多了一个主人,他的家变得温馨起来,不仅窗明几净,而且衣服被子也有了人换洗。他在家的日子不多,不是外出开会就是下县调查,偶尔回家也是深更半夜。

    家早已不叫家,叫旅馆。

    高天泽老远就看到自家的窗户灯还亮着,这表明妹妹没有上夜班。

    “这个亮亮,这么晚还不睡?”他要对妹妹摆出兄长的尊严。

    门开了,亮亮说妈妈来了。

    “真的?”高天泽已有半年没有见到母亲。

    母亲坐在床上等他。

    妈妈又老了,满头银发,满脸风霜。他喊了一声“妈”,便坐在床沿边。

    母亲仔细地打量着儿子,怪他不回家。稍后便问:“你舅舅还好吗?”

    妈妈所说的舅舅就是董作为。

    “妈,董书记很好……您还好吗?”他问。

    高妈眉宇舒展。最近一段时间,乡下传董作为犯了大错误,传得很凶,她好担心,一来董作为是孩子的舅舅;二来孩子跟着董作为形影不离,舅甥两人命运相连……她帮不上忙就求菩萨保佑,每天烧香拜佛祈求他们舅甥平安。

    其实董作为不是高天泽的亲舅舅,甚至与高妈也没有血缘关系,之所以沾亲带故还得追溯到四十三年前——

    她是董家的童养媳,确切地说是董作为的未婚妻。

    进董家门那年她十五岁,董作为十二岁,还在县城读初中。由于她勤劳肯干,深得他父母的喜欢,婆婆逢人便讲“女大三抱金砖”。

    董作为没有想过这个童养媳就是自己日后的老婆,所以上高中时他便开始谈恋爱,恋爱的对象就是现在的妻子田淑琴。

    儿子恋爱的消息父母是一年后才知道的。出乱子了!儿子这么做还不是乱了套?忠厚的父母坚决不准儿子继续读书,要其回家结婚生崽。

    董作为这才知道,父母为他找的童养媳就是他日后的老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采取“将军不见面”的办法。断了父母的接济,他是依靠田淑琴的叔叔才读完高中的。

    那个时候高中毕业生稀少,所以很走俏,一毕业他就分到了公社当文书。有了经济基础就可以独立生活,董作为就自作主张与田淑琴结了婚。

    消息很快传到董家,高妈很平静,怪只怪自己大字不识一个。她求董爹董妈网开一面,允许董作为回家,她要与董作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就离开董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