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2



    她却不这样认为,一两百元可以买一二百斤米,可以买一件羊毛衫……

    有了这种心态,没有人敢跟她打牌。当然,有求于她的人除外。

    田淑琴是个自由人,有工作而不工作,每月的工资也懒得去领,都是一把手给送上门来。一把手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样可以多接触董作为。

    除了打牌之外,田淑琴的另一个事情就是看好董作为。

    丈夫是她的资本,是她发号施令驾驭整个家族的资本。凡是找董作为的人必须先过她这一关,没有她的允许任何人甭想从董作为身上得到一点好处。

    董作为知道妻子这样做得罪了许多人,想改变这种局面,无奈他不是她的对手。一物降一物,此话不假。于是他便懒得跟她计较,由她而去。

    田淑琴越来越像官太太模样,丈夫出远门要相送,归来时也要去机场迎接。

    她时常现身说教,拿自己的行动教育儿媳,要儿媳像她一样伺候丈夫。怎奈两个儿媳没有一个喜欢她的,对她都是敬而远之。

    大儿子董国在下边任副县长。作为地委书记的儿子、一个县的副县长,董国应该活得很潇洒,可他却潇洒不起来,父亲的光环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他只能在光环下生活,走不出这个光环。

    从人们羡慕的目光背后,他看到了一种蔑视的眼光,似乎他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给。他时常想,要是父亲不是地委书记多好。

    他不愿当这个官,是母亲要他当的;是母亲逼着父亲干的。父亲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小儿子董家就不是做官的材料,这一点田淑琴比谁都清楚。

    董家先后到过几个单位上班,都只干了几个月就没了兴趣。离不开那帮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跟他们在一起才叫生活。

    田淑琴曾有改造他的想法,尝试几次之后也就作罢,没想到因祸得福,儿子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当然,这也离不开母亲的鼎力相助。只要遇到困难和阻力,母亲的电话就是“天兵天将”,不仅能逢凶化吉,还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能接到大工程,能赚大把的钞票……

    田淑琴很满意自己的杰作,董作为也不得不佩服妻子的才能,于是越来越放手让她去发挥聪明才智。

    当官只有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

    董作为越来越意识到做官的日子不多了,一晃五十几岁的人还能做几日官。不做官还得做人,活就要活得有质量,苟延残喘还不如死。

    怕老婆的人有钱用,此话在董作为身上得到了验证。于是他更怕老婆,不但家事要跟老婆商量,就是国事也要向老婆讨教。老婆不会害他,这一点他坚信。

    董作为把这次去省城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田淑琴作了汇报。当然不会把与潘露霞见面的事讲给她听。

    田淑琴听了好激动,说熬过今年就可以顺利向副省级过渡了。女人对权力的欲望远胜过男人。田淑琴充分相信丈夫能进入高级干部行列。夫妻荣辱与共,丈夫长进了,她也水涨船高。

    议论声依然是风声鹤唳,田淑琴听后嗤之以鼻。

    大儿子董国却坐不住了,要回家探个究竟。

    一进家门他就问母亲:“妈,外面都在议论爸要调走,有没有这回事?”

    田淑琴板着脸说:“你先把自己的事管好,父母的事不用你操心。”

    董国不再吱声。

    母亲要他管好自己的事是指他爱人的事。董国与爱人廖道芳结婚七年还没有生小孩,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廖道芳不生伢,其实只有廖道芳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廖道芳生在一个平民家,面对权势的婆婆她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田淑琴想要孙子,偏偏廖道芳肚子不争气,每次怀的都是孙女,做完B超后廖道芳必须去引产。

    一次两次可以,到了第三次医生劝她不要再引,再引就要出危险。不是生命危险,而是怀不上小孩。

    廖道芳听从医生劝告,决定不再进手术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生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