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乡野遗贤-第3/4页



    说了一会话,庄周站得有些累了,也就一屁股坐在崔长川身旁,他那重孙崔喜则无赖似地趴在祖父背上,专心倾听两个大人谈话。

    “崔老丈,山里的野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多吗?”

    崔长川摸了摸虬结的胡子,想了想道“有很多。野人来源说不清,有的是经历天灾后没地的,有的是奴隶,有罪犯,有逃兵,还有一些受不得盘剥的。总之都过得不好。之前还有人想要抢你来着,呵呵。”

    “小子这有什么好抢的,浑身上也没有几个钱。唉,小子见这些人中,有几个漆工,是之前被征召去打仗的,打仗没死前,都能混口饭吃,怎么的也逃亡了?”

    崔长川是个有智慧的,他对庄周道:

    “役民根本就不配上战场,前脚还是农夫,匠人,后脚就因为兵役被强行带上了战场。”

    “没有经过训练的贫民上了战场,有技艺的还能修理战车,保养战甲,什么都不会的,唯一能做的只是帮助兵士做饭,刷洗马匹,运输粮草。”

    “交战之时也绝对不能让他们上前,他们的命虽然不值钱,可是一旦被敌方战车冲击,就会乱跑,这样的人只会给正面部队添乱。所以必须派人监视着,以防有人冲击中军阵形,损害作战效率及士气。偶尔也要杀掉一些,或是吸引敌方注意,或是减轻后勤负担。跟奴隶没有什么区别。”

    “不能上前线厮杀,就没有战功,还时不时被敌方部队袭击,饮食也是最差的,如果没有及时把前线要的物资送过去,还会遭受责罚,吃不好,睡不好,整天劳作,有一些役民因受尽折磨死掉了,有一些逃亡。逃亡的被当作叛徒,当即斩首。零星的幸运儿才能回到家里。”

    听着崔长川说了一大段,庄周倒是没想到,兵役里还有这些门道。

    老者歇了口气接着道“这些逃兵,逃奴刚回来,就又被贵人驱赶。田地与他们无缘,便也只好再逃入山川,河泽中做野人了。”

    “这世间就没有想要我们活着的人。呸!”崔长川朝身侧吐了口唾沫,恨恨的说。

    “逃人联系着漆园里的人一同逃亡,群山中虽然有野兽,物资匮乏,但能远离权贵,可以自求活路,”

    “宋君不知如何在想,前去魏国助战,也不晓得安排个强力的大将,可怜我宋国人,被魏国大将庞涓派上前线,专门顶在前面同赵国打烂仗,两万人里,近三千人都没了。死的死,逃的逃。国战真是残酷。”

    他继而同庄周聊着自己知道的一些赵魏卫齐的故事。也是他聪明,善于聆听总结,才知道这么多消息。

    或者祖上也是个有学问的。只是他早已没有雄心壮志,只愿守着一些族人,在这乱世寻个安身立命之所。世上哪有那么多如五羊大夫百里奚一般,老而弥坚的贤人?

    庄周恍然大悟:乡野中也有贤人,只是他们名声不显罢了。

    “老先生,听了这么多,小子觉得您至少是位大才,怎么不愿出世求官呢,也能庇佑更多人?”

    “当官?”崔长川教训着庄周,

    “可不敢去当官,没有家世,没有故交,谁又把我们一当回事呢?后生仔,凡人生于天地间,并非只能将所学托于贵人,国君。天下不止这一条路。老夫每日劳作,自食其力,用自己的经验教导着后辈,不危害天地,也不危害国家,好过那些真正的窃国大盗哩。”

    真正的乡有遗贤,庄周起身,朝面前的老者行了礼。

    “老先生志气高远。请受小子一拜。”

    崔喜从祖父背上下来,乖乖立在一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