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暴风骤雨-第4/5页
倚靠在床头,看着药液均衡地滴落,憔悴的刘子翔道:“你去吧!该忙什么忙什么,车站全靠你了。别慌张,天塌不下来的。线路中断了,当务之急是线路抢修,恢复通车,车站要做的就是认真组织,尽快把抢修的物资材料运上去。呵呵,事情大了,上面的领导都在现场指挥,倒没我们什么事了。对了,你把奕辉找来。”“他就在外面。”雷宇贵拉开门,探头叫了声,奕辉闻声就进来了。
“站长,好些了吗?”“好多了。奕辉,你抓紧去买100桶‘纯净水’。迟了,就怕断货。断电断水的日子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要大家注意节约点用。”“好的。”“还有,再去买一些蜡烛和电池……”“这些,我已经买好了,看你病了,就没来得及请示你。”奕辉道。
“好,好,对于抗洪救灾的一切必要开支,你先斩后奏,跟雷站长商量着办。”“站长,你安心养病吧,车站的事我们会尽力的。说实在的,只要你在这里,我们就有底气了。”雷宇贵动情地说。
“张春华在不在?”“在的。”“他是工会主席,让他陪任书记去家属区看看,了解受灾情况,看职工家里有什么困难,想办法及时解决。特别是那些退休的职工和职工遗属,他们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很需要帮助。”“任书记在塌方地段陪着上级领导。”奕辉不屑地说。
“还是我去吧。”雷宇贵道。
“你不能离开,车站的行车指挥需要你把关,让张春华先带几个休班职工去。”刘子翔吃力地挥手,“你们各忙各的去吧!”雨仍然在下,只是势头没先前那般猛烈。塌方地段人声鼎沸,各部门紧张地进行着线路抢修。身着明黄色防护工作服的工人,冒雨在山地忙碌,各行其是。一车皮一车皮的沙石卸下,填进了塌方的大窟窿里……
现场指挥抢险工作的是铁路局一位副局长。京广铁路的线路畅通是分秒必争的,这条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纽带,它还涵盖着经济以外的敏感和特殊意义。不惜一切代价,尽早开通,是抢修工作的指导方针。
任杰候撑着雨伞,随着分局领导或东或西、或高或低地奔忙,满腿是泥,身上湿漉漉的。他自己淋着雨,尽量地把雨伞撑在身边的领导头顶。
“老任,不错!”副局长对任杰候的表现甚是满意,跟旁边的李副段长说。
“是的,老任是我们段里的老先进,工作扎实,勤勤恳恳。”李副段长回答。副局长是他的老领导,关系很不错。
“老任啊,你现在是党支部书记,那个……那个刘站长呢?”副局长问。
“站长病了,拉肚子,在床上躺着。”任杰候巧妙地回答。
“拉肚子?这个节骨眼上躺在床上?”听了任杰候的汇报,副局长脸色沉了下来。他对刘子翔印象深刻,上次道口事故,他就要撤了这个还敢殴打医院院长的土匪站长。
朱段长非常窝火,这次抗洪抢险,樟树湾站被铁路局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车站党支部书记任杰候也被授予“抗洪抢险先锋斗士”的荣誉称号,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却让他有苦难言。由段党委组织在樟树湾车站召开的表彰会上,车站职工集体发难,在段党委书记宣布对任杰候的表彰时,台下一片嘘声,职工纷纷愤然退场。表彰会没有开下去。
更郁闷的是,奕辉写了篇题为《亮相》的报道,把那天刘子翔的救援经过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寄到路局报社,发在了头版,这不,路局党委领导正在电话里责问:这么感人的事迹为什么不整理资料上报,树立一个爱岗敬业、敢于牺牲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这让朱段长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放下电话,关上门直骂娘。起初,他是决意评选刘子翔的。可是,党委书记以上级领导的意见为辞,执意推选任杰候,并且还赢得与会的大部分党委成员的支持。本来就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袒护刘子翔,他也不好再坚持。很多时候,在一种规则里,一个人不仅仅需要能干,还需要左右逢源,而这正是刘子翔所缺乏的。窝心归窝心,刘子翔那里还得安抚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