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端午时节



    这个节日也许只是一个欢乐的理由。人生的许多枝节就是在某种不满足或者焦灼的心结中挤出裂缝,派生出自圆其说的理由和无尽的悔痛。

    距离永宁煤矿数公里远的帽子岭上,淡淡的晨雾从灌木丛中袅袅升起,缠绕过几株硕果仅存的马尾松,缓缓地隐没在针叶里。

    半山腰开出的一块坪地上,乌煤堆积如山。这堆曾让袁世伟欣喜得夜不能寐的乌金,如今成了他的心头大患。

    两年前,靠倒卖木材起家的袁世伟眼见山上的木材越来越少,便当机立断地进行经济转型,转入小煤窑开发。他买下了一个小煤窑,再高价从永宁煤矿一个高级工程师手中弄到一份勘探资料,选好矿口,挖了近一年多。等手头的一百多万元资金告罄时,才挖到一点煤质低下的“二槽煤”。断断续续开采了半年,如今已是债台高筑,进退维谷。

    三个月前,在他山穷水尽之时,井下的民工一炮炸开了一块大岩石,一不小心炸出了一个富矿脉,黑油油的“四槽煤”让50多岁的袁世伟顿时找到了千万富翁的感觉。

    热火朝天地干了三个月,之后有人欲出资四百万元收购他的矿井。花了两年的心血、耗资近三百万元、几乎陷入绝境才开出的优质矿井,在大功告成、坐享其成之际,四百万卖掉,岂不是天方夜谭?袁世伟断然拒绝了。但不久,就发生了进山拉煤的汽车经常无缘无故被堵在山脚、司机被殴打的事件。再到后来,电线被剪断,盘山的简易公路也被挖断,不仅开采的原煤运不出,就连正常的开采作业也无法进行。袁世伟去县公安局找关系破案。起初,公安局领导非常重视,表示一定要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积极组织警力调查破案,折腾了一气,最后却无声无息了。在道上历练多时的袁世伟明白,这次碰上了硬茬子,自己的关系没有别人的硬,此事定难善终。

    “袁老板,袁老板。”工棚里有人在唤:“没有电,井下开不了工,人心涣散,农民工不愿再窝着耗费时间,纷纷要求结账走人。”望着漆黑幽深的井口,袁世伟深深叹了口气,佝偻着背应声而去,步履蹒跚。

    曹建国站在家的小洋楼窗前,一边听取“书记”的汇报,一边赞许地点头。

    “书记”是曹建国的狗头军师。曹建国的生意越做越大,聚集在身边的地痞流氓也越来越多。这帮人需要有人来打理,这个打理的人,以前被称做“军师”,现在他们内部叫“书记”。

    自帽子岭小窑煤矿挖到优质煤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曹建国便摸清情况,以四百万的收购价格投石问路。在遭到拒绝后,再奇兵四起,断电断路,黑白两道双管齐下,竭泽而渔,bi其就范。

    “袁世伟那老东西急得跟只跳蚤一样,四处乱跳。现在,银行又在追他还贷款,估计他撑不了多久。”“黑子”毕恭毕敬地站在曹建国身后,他是曹建国的武将。“那条进山公路已经瘫痪,山上的煤运不出,没有电,井里也开不了工。老大,你这一手真高明。”脸色阴郁的“书记”开口:“宜将剩勇追穷寇。现在还不能松劲!”他叫王华,本是县煤炭局干部,因经济案被开除公职,就跟曹建国混上了,成了曹建国的狗头军师。当下这一系列行动都出自他的计谋。

    曹建国的眼光掠过楼下的嘈杂,心驰神往地眺望着对面的群山峻岭。他不知道那群山下面究竟埋藏着多少宝贝,可以让多少人发家致富、享不尽荣华富贵。但他知道,自己这一生都与煤有着不解之缘。他生在煤矿,长在煤矿,如今仍然是围着这漆黑的煤奔波忙碌,纠缠不休。

    “你们好好给我盯着,不要出纰漏。只要再围困他个把月,他就会顶不住的。”曹建国道。

    一干人唯唯诺诺地退出了。

    待他们出去,曹建国拨通黄局长的手机号码。“喂,黄局,你好!在忙什么呀?晚上有活动吗?没有!那好,晚上老弟我来安排一下,那就说定了,晚上见!”“晚上又有活动吗?”小柏从里间出来,问道。

    “约了公安局黄局长。”“怎么玩?”“这次,给他准备一个学生妹让他爽爽。”曹建国邪笑着,盯住小柏胸前露出的那一抹嫩白,一只手伸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