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信件92-第3/4页
在诉讼法这门学科的学习上,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也激起了我的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行为。
以前总觉得阅读是一件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就像机械化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一样,让人往往提不起兴致,不知道如何开始也不想去做。
而现在我觉得阅读往往不需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既然阅读就是要接收信息,那么我们只要挑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或者想知道的方面,去阅读,去接收相关的信息即可。
我们会在想要做饭时去翻阅菜谱,会在使用新的电器或工具时去查阅说明书,那么在知识上有不解的时候,或者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去翻阅一本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读书并不是一件难事,读书应当是一种需求,应当是你在。
疑惑无法解决的时候,或者说你在想要了解他人的观点的时候。
自然而然的去打开一本书,去了解其他人的想法与思考。
那么如此一个自然的事情,为什么会觉得枯燥和无聊呢?
我觉得是因为在盲目的读书。
有的时候我会想去强迫自己去读一些书,因为在很多故事中,或是很多的教导中都会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厉害,但事实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书是干什么的?
怎么读书,这就导致了我坐在书桌旁拿起一本书,却感到了没有兴致感到了枯燥无聊,但做这件事情又是有意的,又被教导是应该这样做的,那么我们变非常的有愧疚感,觉得自己做不好读书这件事,久而久之呢也就产生了一种厌烦的心理。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读书重新有了一个认识,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会启发我对读书这件事的重新的思考。
读书并不是你读了多少本,读上几千几万本书就会变得十分厉害,或者是读过什么名家大作之后就会摇身一变,悟道成佛。
而读书在于会开阔我们的思维,接受到更多的观点,让我们有一个更多思考的角度。
这样我们在下一次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思维方向,会有一个更多的方式方法。
通过了解他人的观点,让我们对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这才是读书带来的力量。
那么这是否跟我之前所说并非是阅读量会让人厉害所矛盾呢?
你读了更多的书,就会有更多的观点,那么人自然就会变得厉害是这样的吗?我觉得不是。
读书的前提应当是自己想去读书,有着读书的需求,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没有想要得知他人观点的需求,那么读多少本书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要去有心理负担,不用去照着别人的书单,或者用一套机械公式化的方式去读书。
读书只是为了多了解一个人的观点,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仅此而已。若是如此想来,读书便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了。
我们不必去追求年均阅读量,不必去,为了阅读时长,而强迫自己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
我们应当培养自己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与一个能够接纳包容他人观点的思维。
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的阅读者。
说来也是巧,我本次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阅读书目,所获得的感悟恰恰就是对于这两个动作的重新思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