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正义与良心的天秤上——序先生长篇小说《怪盗》-第2/2页
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才会更加深层次地引发读者的思考:官场与商场的纠葛,金钱与权力的交换,善良与邪恶的较量,究竟何时才是一个头?我们的国家将向何处去?我们的百姓将如何面对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孟子所谓“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诚然!
三、手法的传奇性,强化了读者阅读的好奇与审美的愉悦
一般的好事者喜欢将纯文学(也就是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对立起来。其实,在传媒日趋多元化、读者“消费”日趋快餐化的今天,纯文学“一统江湖”、“独霸武林”的状态早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不过,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因此,在解读罗秀松先生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对待纯文学的态度去审视它;这部《怪盗》,是一部以通俗文学的创作手法表现一个严肃题材的小说。
我们知道,传奇、故事,虽然归属于小说一派,但它和纯粹的小说有相当的差异:小说注重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写,一句话,要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一定的社会矛盾;故事则偏重于情节的构思,以曲折、甚至离奇的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吸引读者。在通俗小说的具体创作中,作家就像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一个优秀的导演会利用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是让多个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表现作家的美学思想。在《怪盗》中,作家在前半部分着重以欧阳雪梅的活动为线索,后半部分着重以阳光留下的电脑软盘为“道具”,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悬念的演进,通过自然流畅的情节的推动,通过人物人生轨迹的起伏与宿命的展现,营造出一种张弛有度的氛围。无论是见惯不惊的婚外情、床上戏,还是尔虞我诈、笑里藏刀的官场生活;无论是我们熟悉的民间文化、下层苦难,还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层糜烂,作家都在情节构思上狠下功夫,使小说读来情节合理,很有趣味,丝毫不显得枯燥乏味。擅长故事创作的作者,以“今古传奇体”的风格,剥蕉见心,将作者所钟情的“怪”字,演绎得酣畅淋漓。
这些年,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文学如同半老的徐娘,色衰而爱弛。内江的小气候,也让内江市的一些作家感到迷惘。
一个曾经涌现过周克芹、傅恒等著名作家的几百万人的大市,居然没有一家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纯文学刊物,这不能不让有文化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感到悲哀。“怪”耶?抑非“怪”耶?
正因为如此,罗秀松先生这部长篇小说,才如云山青松,亭亭如盖,越加彰显其明显的社会价值。
是为序。
2010-11-23于资中览星楼退省斋
(注:序者为中国史料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学学会会员、《读者报?新资中》总编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