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人张籍王建的潦倒前半生-第2/3页



    ——《田家行》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当窗织》

    显然,他是一个同情百姓疾苦的人,但在边塞百无一用是书生。

    在从戎的十三年里他甚至迷失了自我。因为他所要建功立业的大唐早已千疮百孔,**不堪。

    而他这种爱说实话的诗人也终究走不进深宫里那些权臣的眼中,他最终没能闯出一片天。

    可是谁会知道潦倒半生的他未来会以宫廷诗王者回归,只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再来说说他的好友张籍,796(贞元十二年)年,中进士后的孟郊游览至和州,听说当地饶有声名的诗人张籍,便来拜访。

    两人都是门第衰微落魄之人,对诗学人生做了细致交流,一时相见恨晚。

    孟郊看到了张籍的诗句,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把他推荐给文坛领袖韩愈。

    \t就此张籍的人生发生了转机。

    当时韩愈在汴州当官,他请假去和州看望张籍,鼓励张籍不要放弃学习,勇敢追求人生理想。

    张籍很受鼓舞,答应韩愈稍后去参加科举考试。

    \t韩愈让张籍去汴州准备考试,这样一来张籍就可以住在自己家中,方便随时指导。

    就这样,张籍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三位好朋友,亦师亦友的文坛大佬韩愈。

    \t但张籍这个人情商不咋的,韩愈对他这么好,他却公开谈论韩愈的不足。

    比如,韩愈私下里喜欢看荒诞小说,韩愈性格强势常常与人发生口舌之争,更过分的是说韩愈喜欢赌博。

    好在韩愈大人有大量并没有介意,但也许就是因为他性格的原因,导致进入官场后只当了一个九品小官,而且一当就是十年,后来又被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太祝便是他当时的职位,负责祭祀祈祷这类的,与后来的李贺差不多)。

    796年六月,平定宣武之乱的李万荣中风瘫痪,不省人事。

    这个消息一传到德宗耳中他便慌了神。

    毕竟当年建中之乱的教训还让德宗记忆犹新。

    所以他立马找来了当时掌权的大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商量对策。

    霍仙鸣一听藩镇出缺,马上向德宗举荐了宣武将领刘沐。

    他向德宗担保,此人神勇无比,一定可以镇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德宗大喜,赶紧擢升刘沐为宣武行军司马,命他代理宣武军政。

    然而安史之乱之后,天下藩镇早就把节度使的职位及其相应地盘当作世袭罔替的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早成惯例。

    六月下旬,朝廷派遣的宣诏宦官抵达汴州。

    刚刚宣完刘沐的任命诏书,李万荣的儿子、宣武兵马使李迺就授意手下将士大喊大叫。

    “兵马使劳苦功高,却得不到奖赏,他刘沐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当行军司马!”随即拔刀出鞘,把刘沐和宣诏宦官团团围住。

    刘沐一见形势不妙,顿时吓得面无人色,赶紧假装中风,哎哟一声扑倒在地,然后就被人七手八脚抬了出去。

    \t紧接着,李迺又纵容乱兵砍杀了好几个不依附他的大将,企图拥兵自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