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再行朝议,一言九鼎!



五月下旬,雒阳。 

 随着刘陶和司马直身死,整个雒阳城内,处处都能听到,百姓为两人哀叹的声音。 

 他们不明其中是何原因。 

 他们只知道两人在世之际名声极佳,现在以这种方式欲唤醒昏庸的天子,而天子自然也成了百姓心中怒其不争的对象。 

 辰时,嘉德殿。 

 今天正是朝议的日子,朝堂之上一众文武百官,与往常的喧闹不同,现在他们一个个肃然而立,似乎在等待刘宏的途中,也在酝酿什么。 

 “踏!” 

 “踏!” 

 “踏!” 

 刘宏面容淡漠,手扶着中兴剑,从內殿中行出,每一步都走的很稳,似乎并没有发现百官的异常。 

 “臣等参见陛下!” 

 一众文武见天子现身,纷纷躬身行礼长喝。 

 “诸卿免礼!” 

 刘宏行至龙案之后安坐,俯瞰下方文武百官,右手微抬淡淡出声。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张让上前一步,尖锐的长喝之音响彻整个嘉德殿。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随着张让话落,一名面容硬朗,神色肃然的中年官吏出列,朝刘宏恭敬行了一礼。 

 “嘶~!” 

 “咕噜~!” 

 看到这名官吏出现,殿内的一部分文武,不由倒吸冷气,喉咙翻滚。 

 就连袁基见状,也多有些意外,因为他也没想到会是这个人,原本按他的预测,怎么也不会是这个人才对。 

 “讲!” 

 刘宏见来人之后,双目也是微微一寒,他现在最烦的就是眼前这种人,既自私,又心存汉室。 

 这种人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但他明白,只有这种人,才是他拉拢的对象,而眼前这个人,还是他曾经看好的卢植。 

 “启奏陛下!” 

 卢植闻言深吸口气,行礼道:“自二月朝廷下达迁除孝廉,聚财伐武的圣旨以来,中原各地官吏,无不以搜刮百姓,来交足钱数,致使中原百姓民怨沸腾!” 

 “而无数官吏本就为官清明,自身清廉奉公,对朝廷的命令更是痛心疾首,其中以谏议大夫刘陶,巨鹿太守司马直等,不下十余官吏已死劝揀!” 

 “臣以为,此风不可长!” 

 说道这里卢植钢牙紧咬,跪伏在地铿锵道:“为避免事情扩大,为大汉江山社稷,长治久安计,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何进附议!” 

 大将军何进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他现在跟那群士大夫玩的很开心,大家对他也非常信服,同样他也觉得那些人说话不但好听,还说的很有道理。 

 “臣朱儁附议!” 

 “臣曹嵩附议!” 

 “臣陈纪附议!” 

 “臣张温附议!” 

 “臣……” 

 短短片刻时间的功夫,整个朝堂之上,再度只剩下荀爽一人在原地不动。 

 其他人怎么想荀爽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现在有点慌,有想跑路的冲动,第一次还可以说是为了女婿,这第二次就多少有些得罪人了。 

 偷偷瞄了一眼半躬着身子的群臣,荀爽心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暗道面对这样的局势,只怕武帝来了也得妥协。 

 “荀爱卿!” 

 刘宏这回倒没有上回那么生气,看着朝堂之上眼眸微垂,站得笔直的荀爽,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欣慰之色,起身含笑道:“此情此景,与那当日又何其相似!” 

 “当初就是这些人劝朕诛杀段修,朕听之任之,然国库空虚,自然也希望诸君可以尽一份心力,待王师强盛之际再行征伐段修!” 

 “圣旨下达之际!” 

 “整个朝堂几乎无人反对,现在诸卿又来劝朕收回成命!” 

 “荀爱卿!” 

 刘宏来到龙案之前,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语气莫名道:“你说,这是何道理?” 

 “回陛下!” 

 荀爽闻言苦着老脸,出列行礼道:“臣最近言读史记,其中有一段臣觉得很有意思,那便是平原君曾言,毛遂至楚国一席话,便使得赵国威望重于九鼎!” 

 “您乃大汉之君,一国之主!” 

 “当初那道圣旨真意如何,此时再提已是枉然,但百官附议却是事实,毛遂一席话尚且如此,陛下一言,更应该是重若万钧!” 

 “朝令夕改!” 

 “只能自失威仪,于国无益!” 

 一众文武听着荀爽的话,一个个在心底怒骂连连,暗道这个老货,书还读得挺杂,又是孟子,又是史记的,合着他们这些人都是没读过书的是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