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刘陶身死,袁氏安排!



公元186年,史称中平三年。 

 五月中旬,时值盛夏。 

 雒阳,南宫章德殿内。 

 此时的刘宏伏在龙案,在宣纸上书写着什么。 

 “陛下...陛下!” 

 一道凌乱的脚步声响起,张让快步行入大殿,跪伏在地面容忐忑道:“启禀陛下,谏议大夫刘陶,在府衙内死了!” 

 “刘陶死了?” 

 刘宏闻言将玉管搁置,起身之后面色凝重眉头紧皱,询问道:“几时而死,为何而死?” 

 他都不让刘陶交钱,还把对方调回了雒阳,这才没多久时间,人怎么就死了? 

 “回陛下!” 

 张让咽了咽口水,紧张道:“两个时辰前死的,是饿死的!” 

 “荒谬!” 

 刘宏闻言面色漆黑,沉声道:“你言他在府衙,又岂会被饿死,那些同僚官吏都瞎了眼吗?” 

 “奴婢所言句句属实!” 

 张让闻言从怀里取出一沓绢布,连忙解释道:“奴婢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前往确认,那刘陶的确是饿死的,生前只留下这份文书!” 

 “把文书拿去烧了!” 

 刘宏闻言心中怒气更甚,沉声道:“这种把戏还跟朕玩,当真以为朕就能妥协吗?” 

 那么大一沓绢布,刘宏想都不用想,上面的内容是什么,更何况一个人想要饿死,更加不可能无人察觉,毕竟谏议大夫就不是只得刘陶一人。 

 唯一的解释就是。 

 有人知道真相,但没人上报,就让刘陶这种刚烈的人眼睁睁的饿死。 

 他刘宏同样也不是心软的人。 

 “唯!” 

 张让闻言心中一紧,连忙爬了起来朝殿外行去。 

 “这就是朕的宗亲?” 

 看着张让远去的背影,刘宏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他不明白,为什么就没有人可以理解他。 

 大汉积弊已久。 

 段修推出新的选吏制度,加上足以颠覆大势的书籍,他中兴之事势在必行,因为他一旦后退了,汉室的江山便危在旦夕。 

 可要是大汉熬过了这一段时间。 

 千秋功业,或许能得以实现,这些都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现在宗室刘陶就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 

 而他自己也只能默默承受。 

 他还不能宣之于口,因为他一旦那样做了,天下九成九的世家,都会跳出来推翻汉室。 

 “愚蠢至极!” 

 刘宏暗骂了一句之后,继续回到龙案,书写他未完成的事情。 

 而刘陶身死的消息。 

 也在这个时候传遍了雒阳,最耐人寻味的是,刘陶的遗书,也被有心之人传播了出去。 

 一时间刘陶声望暴涨。 

 成为了无数士人吹捧的对象,每每谈及刘陶,这些士大夫都是泪洒衣襟,顺便再骂刘宏一句昏君。 

 袁氏府邸内。 

 一处水榭之中。 

 袁隗和袁基相对而坐。 

 两人中间摆放这一副棋盘,只不过此时袁隗的心思,并没有落在棋盘之上,而是手捧这绢布文书,像是在品读什么。 

 半晌之后。 

 “不错!” 

 袁隗将文书折叠起来,面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看向袁基道:“从刘陶之事可以看出来,士纪行事越来越老成,当是我袁氏之福!” 

 “叔父谬赞了!” 

 袁基起身朝袁隗行了一礼,自谦道:“若不是叔父提醒,侄儿或许会犯下大错!” 

 “司马直如今到了何地?” 

 袁隗闻言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这位侄儿的性子。 

 “啪!” 

 袁基落下一颗黑子,开口道:“如果不出意外,司马直今日能到轵县,这一路下来,他身后的百姓,以增至千人!” 

 “织县吗?” 

 袁隗闻言点了点头,含笑道:“如此说来,用不了多久,天子的名气,又会暴涨三分,不过切记未成之前,万不能让天子收到消息!” 

 “侄儿省的!” 

 袁基微微颔首,那些所谓的百姓,都是他们自己人,沿途又多有防范,根本就没有暴露的可能。 

 “叔父!” 

 好似想到了什么,袁基询问道:“若司马直死后,天子依旧无动于衷,我们又该如何?” 

 “哗啦啦!” 

 袁隗听了以后,瞥了一眼棋盘,抓起一把棋子,请起的洒在了棋盘之上,淡淡道:“若天子不顾民意,那么咱们就称一下王师的斤两,因为再这样下去,战乱迟早会爆发,咱们随了他的意便是!” 

 “袁氏亲自下场?” 

 袁基看着散乱的棋盘,面色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