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道与霸道-第2/3页
“人者不仁是为无教,人而仁者是为有教!固当教化天下,从而人仁。所以先有仁,再有教,教而知礼,而守礼,是为仁者,众人为仁也!”
赢晨想到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正好诠释了陈夫子所讲。果然后院的先生教导功课更加的全面,不像之前听的桃先生讲课断章取义,只讲儒家一部分的思想。
陈先生让叶秋回到座位上,合上了准备好的书,搬来了把椅子,坐到了两个学生的面前,笑呵呵的仿佛聊天。
“赢晨!你可知种稻谷,一亩地产出几何?”
“回先生,丰年为两担到三担,灾年就不好说了!一担或者一担半都有!”
“那你可知神府粮税,一亩几何?”
“回先生,一亩八斗!”
“那你可知一成人一年所需稻谷几何?”
“回先生,成人所需稻谷为4-5担!”
“一般人家有几亩地?”
“平均七亩!”
“一家平均几口人?”
“五人!”
“丰年所余几何?灾年所余几何?”
“丰年所余稻谷8担4斗,灾年所余稻谷1担4斗!”
“丰年尚需紧衣缩食,灾年该如何生活?”
赢晨终于回答不出。
“丰年时挖些野菜,农闲时帮工,百姓可勉强度日!那要是灾年来了呢?”
“人无食,则争他人食!仁有何用?”
赢晨还是回答不出。
“所以想要建立仁的世界,有一个前提,就是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要先吃饱肚子!你二人是否认同?”
赢晨叶秋想了想点了点头。
“而今世界,你们所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吗?”
叶秋迷茫的看着赢晨。赢晨想了想游学路上所见,沉默良久摇了摇头。
“那是否行仁道,先要布仁政?可何为仁政?”
赢晨想了想说道“少收税!”
“少收税天下官员势必减少,无人主持地方,不会闹乱子?少收税,国无军队,外敌来抢,当如何?”
赢晨答不上来。不由问道“何为良政?”
“天下的耕地越多,每亩地需缴纳赋税越少!荒田越少良田越多,获得的粮食越多,则税赋越轻!固仁政为开民智,动民力,筑民骨!”
“如何推行仁政?”赢晨又问。
“知人善任!顺势而为!”
......
结束了陈先生的课程,赢晨带着叶秋吃过了午饭,来到了墨先生的小院。墨先生是霸道学说的先生,前院并无霸道课业,所以这还是赢晨第一次听见此等学说。
墨先生的首堂课并未讲何为霸道,而是讲了一段大夏的历史。
“大夏建立之初,百业凋敝,民不聊生,神鬼魔与人、妖混居,常常为祸人间。
帝辛刚刚成就帝位,内忧外患。神鬼魔三族因为个体实力强大,常常欺凌弱小的人妖两族。普通人称呼神鬼魔三族为上三族,普通人对上三族充满恐惧。
所以帝辛施政第一步是肯定了各族存在的合法性,一篇檄文传檄天下,详细解释了神鬼魔的来源,解除了人对于了解不多的上三族的恐惧。
檄文中说,神为仙道分支,人修仙道至元婴期后融元神入**,从而肉身证道化为仙。人修仙道至元婴期后,元婴吸收了肉身的血肉之力壮大元神,容满身血肉入元婴,成就元婴证道便是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