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上丝绸之路



    大海,离吴妄还很远,在他面前的,只是伴他成长的,流淌在龙泉县的19条溪流。虽然水流湍急,但却真的勾连江河,奔流入海。自然而然,龙泉溪成为龙泉青瓷出运大通道,龙泉因而成为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至于,吴妄远洋航行的壮烈(流亡)之旅,暂未成行的原因。还得归结于,吴妄有个师傅,这个师傅是真絮叨,临行前有些话,要交待吴妄。可是这个话茬一打开,好像就是停不了的样子。

    不用说,头巾又换了一条,毕竟这装扮,算是仅有的标志,能让人认出你是明朝子民。再看陶师傅其他的穿搭,不禁会被眼前的画面,震慑到!反正吴妄的眼里,充斥着满满的异国风光。宽松的上衣,落肩大领口,松松垮垮的,虽然看着有些随便,不过师傅毕竟是师傅,穿在身上应该很舒服。

    习惯了明朝头巾短衣的传统打扮,吴妄真没穿过这种异域的服饰,眼看着师傅穿上身,吴妄看着,呆呆的样子,都被陶师傅看在眼里。不同于以往的严肃,陶师傅笑了。

    陶师傅笑着,给吴妄解释说:“这叫波西米亚风格,在国外,人们出来玩的时候,最喜欢穿这种款式了。”

    吴妄不敢做声,心里念叨着:“穿的这是啥?跟个捡破烂的一样。领子都松松垮垮的,能把这上衣腾起来的人,不得300斤?”

    见了吴妄的木讷样,陶师傅讲了点儿提气的内容:“浪漫、自由、不羁、乌托邦,是波西米亚风格的内涵。翻译成我们常用的中国话,就是‘帅’。”

    见吴妄还在木讷地盯着他,陶师傅急了,大声喊了句:“接话啊……”随即陶师傅收住性子,为吴妄点出,“咱玩的瓷器,也一样金贵。”

    陶师傅说话间,嘴里喷出的口水,清晰地喷到了吴妄的身上。好在吴妄确实成长了,凭借身高的优势,赛过陶师傅近一头。抱养的,也总归要出落成个,纯爷们的。陶师傅收敛心绪,告诉吴妄:

    “觉得不起眼?要知道在外国人的语言里,中国的称谓是瓷器的意思。别小瞧了咱这行,瓷器是能代表中国的。”

    “哦……”吴妄受教地应了声。

    “身边的陶瓷,你看着平平如常,在国外,那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在国外的居住习惯,会选择在山里安家,就地取材用石头砌房。结果,把家修得跟要塞一样。甭管大公还是国王,住的都是城堡,跟咱们的永乐皇帝,天子守国门的国策差不多。”陶师傅给吴妄讲着国外的风俗,像讲睡前故事。

    “有身份的人,防盗胜于防火。”吴妄听着,顿悟般说着。

    “可是他们也是陶瓷的最大购买方!陶瓷成了奢侈品的同时,也就成了礼品。谁家要是陶瓷少了,等同于告诉别人,自己朋友少,对于那些大公和国王来说,相当受侮辱了。为了彰显身份的尊贵,他们会购买大量的陶瓷,摆在家里。越贵越奢侈,越能吸引他们购买。”陶师傅说着,看着吴妄,盯着他的表现。

    “呵呵……就算是大公国王,看着也挺傻的,花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多易碎品。”吴妄笑着。

    “这就要看咱们了,咱是陶瓷的生产者,那些外国人也是咱主顾。收了人家那么多钱,伺候不好,砍了你都不怨。”陶师傅点出其中就里。

    吴妄抬起右手,在脖子上做了个切割的手势,翻着白眼,吐着舌头,嘴里发了个:“呃——”

    吴妄的调皮,把陶师傅逗得喜笑颜开,堆着一脸的褶子说:“讲了半天国外的事,把师傅都说累了,换个话题,还是讲点儿咱自己的历史吧。”

    “啊……”吴妄张大嘴,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面前的陶师傅,撤步后退的动作卡壳在那里了。发现自己表现失态之后,又装成了个好学的学徒,坐回之前坐的小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